石尤近于禅。

在当今赏石界,人们常常说到禅石。然禅石究竟该是什么形态和意蕴,却众说纷纭,见解不一。笔者也曾因此而困惑,故不得不去作一些学习和研究。

石尤近于禅。

禅石的意蕴

禅石因附禅意而得其名,故如欲弄清禅石,必先须搞懂“禅”意。何为禅?乃禅宗佛教梵语“禅那”之音译,意为“静虑”。即佛僧打坐时静思息虑,住心一境,冥想妙理,以养心悟性。因佛法传承“不立文字(文字不能准确表达禅之意境),以心传心”,故名“心宗”。禅认为“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包万物,生万境”,故曰“心源”。禅宗追求超越人世的“有无”“是非”“得失”“功利”,“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通过“渐悟”“顿悟”而“开悟”,最后达到认识自我,即“证悟本性”,如“功德圆满”则可成佛。其修为方式主要为禅定静悟,此境界可意会而难于言传。

石尤近于禅。

有这样一个典故或许可帮助我们理解禅的意境。据传,佛祖在灵山聚会,登座后一言不发,随手拈起一朵莲花,向众佛展示。皆不解其意,唯有大迦叶尊者微微一笑。佛祖便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会属摩诃迦叶”。遂命其下山传法,自此创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佛教流派——禅宗。世所闻名的“达摩初祖”即为传人,“一苇渡江”“达摩面壁”皆为其典故。由此可见,禅之意境全在那会心一笑的心心相通之中。千般奥妙,尽在不言;万种风情,全靠妙悟。禅为何物?看来确非我辈凡夫俗子所能尽解也。

石尤近于禅。

由此理解,禅石应当是那些意蕴含蓄,立意深远,观之能“心心相印”,使人入静,引人思悟的石头。然而佛家又说“万物皆有佛性”。如此一来,岂不是说石石都有佛性?果如此,还有“禅石”一说吗?

石尤近于禅。

我理解为能看出“万物皆有佛性”者,只有对佛法修养极高的人才可能慧眼识珠,从平凡中看出不凡,从世俗中超然物外,得出大见识、大智慧。

仍举一个著名的佛家典故:话说禅宗五祖弘忍法师在五祖寺中曾举办过一个著名的禅宗作偈之事。因五祖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法衣,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禅修水平。其得意弟子神秀佚名题偈贴于寺壁:“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即佛法深奥,须“渐悟”勤修方能成佛,众皆叫好。而时为舂米小僧且尚未剃度的惠能看后微微一笑,也题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非高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语惊人,立论奇妙,显示出对佛法玄机的“顿悟”灵性。次日晚,弘忍便招惠能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为防备有人忌妒加害,嘱其南下隐修,十年后面世传法。

惠能至岭南法性寺后,恰逢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另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见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听,悚然若惊。经攀谈,知其得到五祖弘忍真传,遂为其剃度并拜为师。后惠能归隐岭南之曹溪,建宝林寺(即今广东韶关之南华寺)传法创法,主张“顿悟”,世称南宗,为一代宗师。

石尤近于禅。

这个典故说明什么?我不入禅,也不懂佛,故至今未能尽解其意,恍然间只觉禅之高境乃心心相会,一派空明。无我无物,四大皆空,静思妙理,认识本性。

明代著名赏石大家林有麟在其名著《素园石谱》中云“石尤近于禅”。可见那时赏者已能从石上看出禅意。但从历代石文石典中,并未见有“禅石”之说。唐宋以来,人们赏石虽尚意尚形,但多崇尚山形石。这从历史上名传千古的唐后主李煜之“灵璧研山”到宋徽宗赵佶之“灵璧小峰”和清代蒲松龄之“海岳石”,都可略见一斑。从尚意角度,也多为宋代米芾倡导的“瘦、皱、漏、透”和东坡先生加一“丑”字为审美标准的玲珑秀劲之清供石。

石尤近于禅。

“禅石”之说,查无出处。如溯源应是“石尤近于禅”之演义或借喻,在我国赏石界,也只是十年左右(编者按:此文为陈民府于2014年4月发表在《宝藏》杂志上)。近数年来,禅石作为石坛“尊者”,因其寓意深远和情趣高雅而备受青睐。

因此,禅石的涵义应能体现禅的精神、禅的思想、禅的意境。特别是禅宗的“心源”和“渐悟”“顿悟”状态,应能因石而引发,并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发展,进入到“证悟人性”,而达“佛性”。这个过程应是:石为本源,心为羽翼,佛为彼岸。

石尤近于禅。

禅石的形态

禅石应为何态?要解答这个问题,还要先从禅宗思想和禅宗美学之传承运用来追根溯源。

禅之意境,与老庄之道、孔孟之说,虽各为领域,然毕竟共生共存于华夏大地,其学说有同有异,互相渗透。禅曰“静思息虑”,追求“功德圆满”,推崇以“圆满”为美的“大圆境”;老子云“周行而不殆”,《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以圆为循环体系,推衍象征“道”的生生不息,周而复始;道教《太极图》以圆形之阴阳鱼表示互为转换;孔子倡导“中庸”“圆融”,可谓异曲同工,妙理相通。后之贤圣各有领悟,并被运用于诸多学派。

石尤近于禅。

由此可知,禅石首先是那些大气厚重、无象无形、圆润饱满之石。其造型简单,意态浑厚,如日月星辰,如四季变换,因简洁而意态万千。

东汉以后,随佛教的传入,“圆美”之古典美学之说已见诸古论。我国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其传世名著《文心雕龙》中评及文学之传承创作时,曾提出“思转自圆”“骨采未圆”“理圆事密”“触物圆览”和“首尾圆和、条贯统序”等文学美学原则。全书用“圆”字竟达17处之多。此后,在我国诗词文赋中屡见“圆融”“圆转”“圆熟”“圆通”“圆备”“圆畅”等词语。可见“圆美”之美学思想已经成为儒释道及传统文化之精神。故和谐圆美之形意,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和文化经典,圆润饱满之石是赏石界公认的禅石首选形态。

对此,我曾有一个认识过程。90年代初,我刚涉足赏石,总是喜欢挑选那些肖形状物的象形石,和自认为变化较大的片状石。后与著名画家薛志耘同去赏石购石,领教了很多美学要义,方懂得了“会玩的玩蛋,不会玩的玩片”这句赏石名言的妙用。“蛋”就是圆满之意,正是禅石之要旨也!

石尤近于禅。

其次,禅石应为那些意态空灵,能引导赏者进入清幽宁静状态的自然景观石。禅宗在艺术情感上倡导宁静虚灵、清旷恬淡,把人的情怀从世俗的纠缠中分离出来,转入到对人性的“禅悟”。因此,那些形态清逸闲适的景物造型石或图纹石,应是禅意的最佳寄托。如:山岚幽谷、野寺寒江、枯藤怪松、悬崖避雨、挂瀑流泉等等,皆可使人如置幽境,寄情移思,去俗念而萌新生。

石尤近于禅。

再次,禅石还应包含那些似佛、似道、似观音、似蒲团、似木鱼等肖形状物的象形石。因为这些观赏石虽然直观,但都与佛道直接相关。久而久之,这种形态已经被认作佛的化身,而披上了禅的外衣。赏者视之,则能在场景直观影响下,很容易联想到佛或进入禅的状态。因此,这类观赏石被自然而然地列入禅石行列。

石尤近于禅。

但是,禅石之定义又决非这么简单。因为对禅意的领悟往往会因人、地域、文化、宗教、悟性,甚至因性别而各有差异。面对同一块石头你悟出了禅意,它便是禅石。你没找到那种感觉,它就是一块石头。

人与石的信息碰撞,可因不同的感悟,或交织出绚丽,或沉寂于欺然,因此,严格而论,应是:禅石无标准,全在领悟中。不然,高深玄妙之禅学真被我辈简化世俗了。

石尤近于禅。

禅石的鉴赏

为了理解禅石的鉴赏,先讲一个小故事:一著名雕塑家应邀雕百尊佛像。其自觉于人物雕塑素有研究而充满自信,遂按胸中之佛凝神雕之。佛成之日,方丈及众僧观看,皆面面相觑,齐曰:“此乃人也,非佛”。其不解。遂在方丈导引下研佛典、悟佛法、观佛事、诵佛经。不觉时逾三载,忽一日恍然顿悟,觉百佛如在眼前,神态各异,一派庄严。遂动而雕之。佛成之日又唤众僧观之。皆面带虔诚,口呼“阿弥陀佛”,纳头便拜。何故?因前者徒有其形,而后者形神兼备也!

石尤近于禅。

鉴赏禅石,其道有三。一曰“赏其形”。老子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里讲的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禅石作为审美客体,其形态或圆润饱满、或造型简洁、或线条洗练、或图纹含蓄、或无象无形……正因其形态简雅,而触发我们的视觉感受于一派虚无缥缈而又意韵无限的情境中,从而把心境引领到宁静祥和、淡泊清明的状态。

为此,六祖惠能在论及禅悟时,曾提出以“净心”状态关照宇宙万物的修禅之法,即以清净无俗之心观物悟道,以实现禅意的追求。《庄子·天道》云:“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俗话说“六根不净,难以成佛”,确是经验之谈。当然,我们赏石不是为了“功德圆满”得道成佛,而是为了快乐,为了修养,以使生活工作和社会交际更成熟、更理智、更健康、更时尚。

石尤近于禅。

二曰“悟其意”。南宋学者严羽在论及禅与诗关系时云:“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若如此,石道更不可无悟。得石在缘分,赏石在意会,“石我一体,天人合一”。禅石以形为引,以意为神,追求象外之意蕴,使赏者进入超然物外、返璞归真之精神境界。禅石正是以其简洁的造型而给赏者留出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此番意境,虽因各自之学识修养、审美水平和悟性高低而有所不同,但尽在赏者意念之中。

石尤近于禅。

三曰“行其道”。世界是个万花筒,社会如同大舞台。人居其中,必将面对千万诱惑,经历八方磨砺。人每天都可能面临许多压力、纠缠和无奈。清明者如登台唱戏,卸妆即还本色,仍是自由身;迷惑者如云如雾,恍恍然脱胎换形,早已面目全非,如此乾坤万象,应以何道持之?

于是,圣贤送来儒释道,以给世人释疑解难,导引不同之人各入光明。赏石者可谓自成一路,面对纷繁世界,知舍而得,因爱而愉,以诗书石头陶情养性,持宁静淡泊而满怀清明。

石尤近于禅。

禅石在当今赏石界之所以备受人们追捧,正是因其简洁含蓄,清逸高雅,耐人寻味,能引领人们入静悟道,淡化忧烦,看破世俗,摆脱纠缠,进入自然清明和理智处世的心境。

当然,这种石头未必人人喜欢。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审美需求,人们对赏石的品类各有取舍。但九九归一,各种观赏石的自然属性和文化价值,必将为欣赏者带来精神愉悦和人生启迪。

石尤近于禅。

故曰:说禅论道皆为空,抱石入定已忘形。静思息虑成一统,天人合一见真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石尤近于禅。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2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0月24日 上午8:24
下一篇 2019年10月25日 上午8: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