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清晨上班路上,偶然一瞥,发现日日路过的一家机械厂大门紧闭,透过门栅可以窥见,里面有些空寂,一幅绿草侵阶的样子,不论是路牙石缝里滋生的野草,还是曾经的绿植,都是一幅长荒了的状态。爬山虎从墙上松散下来,铺了一地,仿佛一面绿毯,然而这画面似乎并不唯美,而是缺乏整饬的荒凉之感。这种画面,以往只出现在拆迁的老屋或乡村茅舍,而今现身在繁华闹市,确实有点突兀,阳光怒射之下,景象鲜明的还是那片厂房和街道,场面却空旷无人,唯有铺街蔓生的荒草,好像纪录片《人类消失之后》的场景。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于是想到白居易的名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绿野侵城的场景,于自然而言,应当叹服其伟大的生命征服力,而于我们人类而言,则显得自身的渺小,无助和伤感。特别是读到《唐诗三百首》中的评语:“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后人揣测白居易此诗,以荒草喻小人的观点,虽然见仁见智,但这种无规则扩张的感觉,却像极了小人处世之道。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和欲望的最大化,以私欲的本性去占有、对抗或利用既有的社会资源和公序良俗,说到底是任由自我的扩张。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荒草的滋生是一种放任自流,对于物质追求本能,不加约束的放纵力量,远离了理性和良知,是一种业障,或者说一种与文明背道而驰的力量。人类千年以来,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多数是为了摆脱这种物质欲望的控制。因为无数觉悟的先贤深知,物欲防线一旦失守,人类则有可能返回洪荒时代茹毛饮血的蛮境。

说多了似乎有些咬文嚼理,多愁善感,然而人非圣贤,我们内心或者说成长经历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是不是会有类似长荒了的感觉呢。尤其是在藏石、赏石和玩石的过程中,扪心自问,自己确乎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荒草疯长之痛。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从收藏的角度看,最容易疯长的便是贪欲,许多藏界大家都告诫新人,收藏要戒贪,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因为收藏本身就有攫取藏品的过程,能够心若止水地面对各种诱惑,是需要很强的内心定力去克制欲望的。普遍心存的常态,往往是捡漏,有意无意地忽视贪欲掩盖的陷阱。因此,那片内心的荒芜始终在收藏之路的某个角落潜伏。

在不理智或者说贪欲爆发的状态下,可以想见的结果只有两个,买贵了或者买错了,再就是捡回来一大堆垃圾石,过几天就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往往落得角落里蒙尘的下场,直到满屋满院难以下脚,望石兴叹之时,眼中堆磊的难道不是一片贪念丛生的荒草么。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清除这种贪石之念的方法,许多老玩家都有过总结。比如一年买一百块石头,不如集中实力买一块精品,然而问题是,没人告诉你,哪块石头是值得最终发力的那块精品。发现精品只有靠眼力了,当然还有不为凡品所动的定力,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就是一种修养或者说修行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耘除内心荒秽的力量,是需要下功夫的。

就定力而言,一位实力藏家说过,挑石头要做减法,挑毛病,本质意义上说,是对自己审美标准的考问。而许多人好像都是在通过审美补偿心理,对自己相中的石头,暗暗加分,所谓“越看越像”也就顺理成章了。肯定自己容易,否定自己可不容易,在否定中突破自己的审美局限,就像拔除那些恣意生长的野草,让自己在前人积累的审美理论体系中,规范成长,健步前行,如此培养自己的眼力,才是耕耘赏石家园的正途。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藏石之路上的耕耘功夫,靠的是勤能补拙,是付出时间去学习提高的过程,所以慵懒也会造成荒芜。最初我们以玩的心态爱上石头,随性而得,兴尽而弃,懒得思考也无可厚非。不过时间久了,有了比较和鉴别,就会觉得学习提高十分必要。

尤其石头收藏,是靠审美品位决定眼力的,除了对石种特性的了解外,更多是“功夫在诗外”。想要提高审美趣味,对于各类文化艺术知识的补充和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家生活在一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信息的丰富和变化的迅捷是成正比的。在目不暇接的时代流变中,如果缺少文化自信和定力,很容易随波逐流于肤浅的碎片文化泡沫中。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流行肥皂剧,品位几本心灵鸡汤书籍,貌似每天被文化包围,实则是在荒芜的心灵中麻醉自己。麻醉的源头便是,易于接受,无需思考,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蔓生野草。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真正的文化精髓,绝不是躺在沙发里吹着空调,一手冰西瓜一手刷手机,就能领悟其中三昧的。是需要埋头苦读,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和向高人请教的。比如古琴艺术,多年前我曾凭着年轻的热情,给一位大师写信表达了对琴的热爱和学琴的念头,没想到大师很快回复了,他在肯定热情的同时,告诫我,想要学琴必须拜师,面对面下功夫。可惜和大师远隔千里,加上自己不够坚毅,而今只能听听琴曲,守着那封留作纪念的回信,看着同时期大师的学生们都已经开馆收徒,桃李满天下了。对自我学习提高态度的放任自流,导致知识、技能和修养的荒芜,往往是隔开大师与凡人的一条鸿沟。

所以,当我们艳羡高手们挑石头时,那稳准狠的眼力,当我们赞叹他们藏品的水准时,不能全部归因于经济实力的差别,更深层次的还是自我提高能力的培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赏石大咖绝非是一夜成名的,他们也走过许多弯路,剔除了内心的许多荒芜,靠自律和提高,方能成就眼力,同时也标明了我们奋斗的方向。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赏石如此,人生更是如此。随性放纵、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从人猿揖别发展到遨游太空,人类靠理性、学习和自律,一直在克服动物性的种种欲望控制。诚然,生命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由物质元素产生生命,进而产生精神和意识,最后一切都会回归于物质元素。不必去探讨高深的熵理论,也能知晓我们的终极宿命。既然要回归自然,为何还要强调理性的思考,因为这是生命价值深层次的思考,是灵魂升华的依据,也是生命延续的意义所在。

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从这个意义上讲,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而是我们敬畏自然,表达思想,进化灵魂的一种载体和手段。而赏石人生的进步,则需要时时保持自省的力量,戒贪,戒懒,自律,通过心灵的耕耘,去培育赏石境界的沃土,从而生发出内心的宁静高远,远离荒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荒芜——赏石绝不是玩玩石头那么简单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9816.html

(1)
上一篇 2019年8月27日 下午3:59
下一篇 2019年8月28日 下午3: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