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禅宗教义,禅是说不得的。禅既然说不得,那么禅石又如何理解、什么形态的奇石才能谓之“禅石”呢?
禅石的定义
为了厘清禅石的定义,我们先看看一个关于禅起源的故事吧。据传佛祖在灵山会上登座,一言不发,粘起一朵莲花向僧众展示,百万僧众,无人能解,唯有大迦叶尊者微微一笑,佛祖当下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温馨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会属摩诃迦叶”,自此有了禅宗。由此来看,禅是心心相印的产物,全在那会心一笑之中。据此理解,禅石就是能体悟禅的精神和思想的石头,然而佛家又说“万物皆有佛性”,岂不是所有的石头都有佛性,都要算禅石了?果真都算禅石,赏石文化里就不会有禅石之说了。
只有我们的佛性禅心足够强大,才能感知到每一块石头的佛性,才能达到每一块石头都是禅石的高境界。由于我们自己佛性禅心不足,因此物我之间佛性的映照不可能总是呈现,所以能作禅石的石头是有限的。当我们自己的佛性禅心不足的时候,可以依靠身外物,使我们躁动的心逐渐缓和至平和。能起到这样作用的石头,就是禅石。所以观赏石里禅石是一类特定形态的石头,是一类能够激发人们真善美的石头,是一类能够帮助赏石者进入平静、安宁、和谐状态的石头。
清楚了禅石的定义,那么什么形态的奇石才能谓之“禅石”呢?
一、禅宗总是把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禅宗从美学角度讲就是以圆为美的审美思想论,推崇的是心物圆融一体的“大圆境”。这是他们最高的,极致的审美境界。在禅宗看来,心与物,个体自性与宇宙法性本来就是圆融一体的。宇宙万物,大至山河大地,高山流水,小到一草一木,一石一花,一切的一切,都与个体的生命律动息息相通,同契妙道。六祖慧能提出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的思想,是“以圆求圆”审美观念的体现,更是实现以“圆”求“圆”审美追求的关键所在。
所以圆满形态首先被公认为禅石形态。
二、禅宗思想影响和引领下的赏石观,由儒家的人合与天,道家的天人合一,上升到了一种空灵圆融的境界,根本不再考虑人,也不在考虑天,把自己完全融入其中,比如石头中去,抛开一切虚饰华丽的外表,直指人心,洞察事物的本质。在审美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审视也就自然而然的偏重于内心世界的感悟和品味上。所以,佛祖、道士、观音等形态以及蒲团、木鱼等颇具佛性的奇石一旦被感受者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达到空灵圆融的禅境,所以被部分石友认为是禅石,根据上述关于禅石的定义也是可以说的通的。
三、禅宗艺术在感情上总是平静恬淡,节奏上总是闲适舒缓,色彩上总是淡淡的,所谓“从一机一境,万物色相中悟禅机,体验内心宁静的禅理”。
意象的选择总是大自然中最能够表现清旷闲适的那些景物,因此总偏爱宁静,和谐,朦胧,淡泊,清远,恬美,虚融。在物象上,禅宗总是选择幽谷,荒寺,白云,月夜,寒松,远山,暮雨,寒江。所以品位高的禅石,或气势高远,或悠远深长,或静穆旷达,或景色荒寒,或空寂寥落,或清幽闲适,或自然淡泊,或虚融空灵。这种精神追求体现在中国古典赏石审美理念的具体实践中,不仅仅表现在禅石的赏玩上,在园林设计、置石造景上更依此彰显品位。
所以,不单单是圆满形态以及佛祖形态的奇石才是禅石,能够被称之为禅石的形态还很多:幽谷,荒寺、白云、月夜、寒松、远山、暮雨、寒江以及充满和谐、朦胧、恬美、平淡意境的奇石都可以是禅石的表现形态。
魏晋以后,中土的儒教和道教在佛教的冲击下,不得不改弦更张。三教互相批判,相互吸收,为三教互动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和新的价值导向,独尊儒学、罢黜百家的文化传统被三教的兼容并蓄所代替,兼容并蓄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是融突和合三教而诞生的新的合体。朱熹的“理学”就是三教合一的典范。中华石文化尤其体现兼容并蓄,“禅石可悟道,道石能参禅”,禅和道之与石文化的影响和印记已经很难说谁之更深,如果非要定一个,我个人认为,道家思想相对而言对于石文化之影响要深厚一些。所以禅石很多意义上是“道石”。“石道”之说即是东方石文化兼容并蓄的表现。
文将结束,有一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应邀雕百尊佛,佛像雕成之日,众僧前来,异口同声说“这哪里是佛,分明是人啊!”。雕塑家非常纳闷“以我的功底雕的难道不像?”,于是找来佛家典籍,非要看看到底什么是佛,越看越着迷,一看就是三年。三年之后,当他怀着一颗虔诚恭敬之心重新再塑造好这百佛之后,众僧前来,竟齐刷刷跪下便拜。前后百佛看似完全形似,为何前者被称之为人,后者却被拜之为佛呢?
所以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单纯具备形而无其神韵内涵的石头不能称之为禅石,重要的还是要考量其能否使赏石者进入平静、安宁、和谐的状态。六祖慧能提出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的思想,就是实现禅意追求的关键所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说“禅石”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