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犹近于禅”源自明代《素园石谱》一书。在我国,禅与石结合成禅石,却是20世纪后期才出现的事情。从当前的赏石实践来看,纳入禅石范畴的主要有两类观赏石:一是与禅相关的人和物的象形石,如达摩、僧侣、观音等;二是能体现禅意或能使人进入禅境的石头。这些禅石都具有稳重古朴、简约寂静、圆满平和、清新自然、旷达空灵的风格特点。
佛教自传入中国,便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两家逐渐完成了交流与融合,产生出具有生命力的佛教重要流派——禅宗。禅宗初创于四祖道信,在五祖弘忍时初步形成并逐渐畅行,至六祖惠能时发扬大盛,到惠能弟子神秀时才确立了正统地位。中国禅宗以禅命宗,使禅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使禅宗成了有别于佛教整体的独立派别。其内涵已不是禅的原初意义,它既不是传统的静心思虑之意,也不是禅宗出现之前僧人所修习的四禅入定,与传统禅“实天渊之间也”。它已把禅从传统的一种修行方法提升到本体的层面和高度。“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它认为禅是众生人人具有的本性,又称本来面目。禅乃吾心之名,心即吾禅之体。禅者,心之异名也。自心即禅,自性即佛,崇高的佛性就在人的自性本体之中。人人都能成佛,它鼓励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解脱。因此,一切俱足,更无欠少的自身自心便是无价大宝。发现和认识自家宝藏,明心见性,识心自度,远离迷执,彻见“本来面目”,达到开悟、解脱的境界便成了参禅的目的。看破、放下、自在是悟道的三个阶段。看破了还需放下,放下了才能自在。这种禅的智慧,其本质就是一种洞察生命本性的艺术。
禅是心心相印的产物,要亲心体验、自心证悟而不可言说。禅宗对语言文字的破执,在于它认为真理是不能用思虑来认识,用语言来表达的。个体直觉的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能依靠语言、概念来进行传递,正可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那禅既不能言说,它又如何相传呢?按佛门教义,禅是普遍而永恒的存在。它用不着任何人来传授,须要传授并可“略容话会”的,乃是如何亲自体验这个禅的方法而已。即便是方法的传授它也不是直言明说,而是一种有悖于习惯思维的绕路说禅,答非所问,非言非默,亦言亦默。
中国禅宗的悟道不同于印度佛教,它不是通过禁欲、苦行、坐禅、念佛去求解脱,而是将日常生活作为修习开悟的道场,世上一草一木都可成为因象悟道的机缘,一机一境便能悟解默观返照的妙理,从而到达一种明心见性的自然境界。禅宗一反传统佛教向外的崇拜,把人引向内心的追求。禅宗认为万物“本自无缚,不用求解”。平常心即是道,禅就在生活之中;此岸便是彼岸,现实生活便是理想世界,理想世界要在现实中去寻求。禅宗强调信仰与生活的统一,通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禅正是在对宇宙、自然的静默观照中,领略着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谛,透过自我的认识与改善,使我们找到一个真实、本有、光明的自我,并把这一份定静恬淡融入心灵深处,从而形成个体之心与自然、宇宙的交流与和谐。
几千年来,禅宗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在文化艺术的发展及表现上,禅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同样无处不在。像诗歌中柳宗元“万径人踪灭”、白居易“胸中消尽是非心”、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王维“纷纷开且落”等等,都足以让人感受到禅的存在。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如盆景,摄影,书法,绘画等,我们也不难体会到一种静谧、空灵、圆融、平淡、简远之风,其实这便是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的禅意禅风。
禅石,作为新时期一种与禅关联更为紧密的艺术式样,使我们对禅的体会以及禅给予我们的启示,变得更为清晰而深刻。禅石就是体现禅的思想、风格和境界的观赏石。由于大多数赏石者对禅还缺少深入的体味和把握,内心还没唤起与生俱有的真性的觉醒,还不具备用禅宗的直觉观照、活参妙解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感受、洞悉事物,缺少直指人心的洞透之力,也便无从感知和融入每一块石头的禅性,人们只能依靠与禅相关的影像来进行简单地类比联想,所以,对禅石的认定出现表象化、图像化、简单化的现象便很正常。这就是万物虽有佛性,皆有禅意,但为何有的石头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禅的原因。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圆、是空、是寂。圆并非圆滑,而是互摄融入;空并非空无,而是无尚妙有;寂并非寂灭,而是生机勃勃。圆、空、寂就是禅的境界和风格。人们把与此风格、境界相同或相近的观赏石,纳入禅石范畴,可见是顺理成章,有所依托的。
一个时代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与发展都不是偶然的,它既是这个时代的客观需要,又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识、审美兴趣的反映。赏石也不例外。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自我意识执著,浮躁功利明显。物欲膨胀已使不少人忘记了本我,蒙蔽了心境,迷失了方向。焦虑烦恼、不满苦闷、紧张不安、忧郁失望、精神迷茫、人格扭曲等问题接踵而至也就在所难免。因此觉悟、智慧的人生,高尚、雅致、纯粹的生活,达观、从容、愉悦、自在的心情,便成了许多人迫切的需求。赏石为人们开辟了又一条通向幸福的路径。我们观赏禅石,由石及禅,由禅及心,由心及行,由行及境,人石融会,心石合一。借禅中哲理和智慧,为我们的人生提供诸多光明的引领,使我们忙碌紧张的现实生活多一片清凉的林荫,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理世界多一份觉悟之后的轻松自在,这或许便是禅石给予我们现代人的积极意义吧。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