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赏石理论的意义
(观象博物馆理事长 李昌银)
建构中国赏石理论,对赏石实践有指导意义
目前的石界,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审美取向过于单一,过于集中于象形与所谓的传统,集中于石头的“质形皮色”,没有从更加多元的视角审视赏石。
我们以灵璧石为例。目前市场比较认可的是象形石、山形石、供石,认可纹石、珍珠石。而象形石中间,又比较容易接受具象的石头。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很难理解古典赏石的美,也不能理解赏石给予我们的丰富多彩;而只有审美取向多元化,才能更多找到赏石的趣味。
在拙著《中国赏石美学》中,将赏石区分为具象石、意象石、抽象石,总结出每一类赏石的欣赏规律,这样,可以让大家在一个较为宽广的视野中欣赏赏石。
比如书中展示了几条鱼,下面是其中的一个。这几条鱼显然不符合写实与具象的审美标准,但它们像极了幼稚期儿童作品及人类早期艺术品,很有趣味。
下面这条鱼取名为“活在双空间里的鱼”。鱼的尾巴与身体不在一个空间里,而在另外一个平行的空间里,这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平行的宇宙。
这条鱼让我想到杜尚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女”。我们一般认为,音乐是时间艺术,雕塑与绘画是空间艺术,然而,现代艺术实践有打破这一传统的冲动,将时间、空间,甚至多维世界带入到艺术领域。这样就突破了我们一般所熟悉的时空观,让艺术表现丰富而有趣味。
看看上面这个石头,既不象形,也不传统,然而,我想这个石头是可以送到巴黎蓬皮杜博物馆展出的,因为这就是克莱夫·贝尔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
我文中(包括下面)所展示的石头,没有一个是大众普遍比较接受的石头,我的目的是想告诉广大石友,赏石审美是多元的。曾经有个好友对我说:“老李,我很认可你的文字,但不认可你的石头。”我当时就给他一个白眼,“你这句话是矛盾的,认可文字就得认可石头。”
下面这张“白纸”,十天前在苏富比拍卖行以超过五千万港元的价格成交。不过这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幅当代艺术品。很多人觉得这不像是一幅画,就像一些石友不认可我推荐的部分石头一样;而随着现代赏石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会接受并欣赏一个审美多元的赏石艺术世界。
《中国赏石美学》一书中,还把赏石的外部特征表述为艺术表现方式,灵璧石的艺术表现方式包括纹路、珍珠、沟壑、空洞、白筋、对接、伴生、组合等。
艺术表现方式是丰富的,那些表现方式丰富的赏石,就趣味盎然。我们看看这个石头“爱美的青蛙”,在这个小石头上,出现了白筋、伴生等表现方式,是不是比单一表现趣味得多。
审美方向是多元的,艺术表现是丰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赏石世界。
我们在没有技术能力保护文物不被阳光、空气破坏的情况下,国家不敢去冒然打开秦陵、乾陵;但是,中国大地上的赏石我们却挖了个底朝天。而很多很有艺术价值的赏石,在从石农到石商再到藏家的一次次挑选中被丢弃,可能永远被埋没。想到此,今天到会的专家是不是很有紧迫感,晚饭都不想吃了?因此,建构现代赏石理论是一个紧迫而有意义的事情。
建构中国赏石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古典赏石理论
中国哲学、美学的表述方式重领悟,不重逻辑,造成后人理解起来很困难,歧义颇多。“瘦透漏皱”我们常挂在嘴边,然而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坦率地说,我们当代人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一本很有影响的书中,在谈到“青芝岫”这个名石的时候,说“这个石头不符合‘瘦透漏皱’”,这个观点估计也是石界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另外一个说法,很多人说“瘦透漏皱”是表述太湖石的,灵璧石不适合。这两个观点,其实是混淆了生活中的“瘦”与艺术上的“瘦”,没有理解“瘦透漏皱”的准确含义。古人为什么喜欢“丑石”?为什么说白居易的“怪而丑”才是中国赏石的理论源头?没有现代美学这个工具,是很难理解古典赏石理论的。
建构现代中国赏石理论,是对艺术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一般认为,古典艺术主要包括字画、瓷器、雕塑、建筑、园林等,现代艺术又包括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每一个艺术门类,必定有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方式,才能屹立于艺术大家庭之中而存在。
赏石,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是绘画,因为很多赏石是二维平面的;它是雕塑,因为更多赏石是三维立体的;它甚至是多维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活在双空间里的鱼”等。
赏石的艺术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我们知道,西方油画颜色丰富多彩,中国水墨画是单一色,如何用单一色表现丰富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先人有了“墨分五色”的创举。每一类艺术表现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在局限性里面创造出来的丰富性,更让人拍案叫绝。
灵璧赏石,作为一种沉积岩,当然也有其局限性。但是,大家看到这个“双色鱼”的时候,会不会会心一笑?有人说我没有看到两种颜色,只看到珍珠与纹路,我告诉您,那就是颜色。
赏石,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它是不是只能模仿其它艺术门类,而没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呢?
赏石、根艺、盆景等自然物,有着人类不及的艺术表现力。
在《中国赏石美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大概的意思是说,人类所创造的物品,比如桌椅等,大多是规整的器具,为什么?因为人类在利用工具。工具,让人类脱离愚昧,也让人类创造的器物脱离了随机性、离开了偶然性,缺少了变化,而变化与偶然性,却正是艺术存在的价值所在。LV为什么不能成为艺术品?因为它千篇一律。尽管,我们在作画与雕刻的时候,丢弃了圆规与三角尺,然而,心中的规矩却在,心中的桎梏还在。所以,人类创造的再成熟的艺术作品,在自然的面前,依然会漏出“人为”的痕迹。
自然艺术,没有了规矩,多了偶然性与不可预见性,如风行水上不期然而至,这不就是康德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吗?因此,优秀的赏石,是更接近于灵魂的艺术品。而“自然”,或者叫“天然”,是赏石区别于人为艺术的价值所在,展现出赏石独特的魅力。
以上三点,建构现代中国赏石理论,可以指导赏石实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典赏石理论,也是对已有艺术表现的补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李昌银:建构中国赏石理论的意义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