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艺术说非遗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外景(徐孟军摄)

9月21-25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各省区市非遗项目展示、非遗衍生品展示交易等12项活动。汇集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7所高校以及尼泊尔、泰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非遗项目共800余项,展出非遗作品14000件,涉及非遗项目近千项,参观人数达48万人次,交易额4000余万元,是历届非遗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内景(徐孟军摄)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赏石艺术展区(徐孟军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赏石艺术作为新晋的国家级非遗项目(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赏石艺术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也首次公开亮相。赏石艺术展区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出展,山东省观赏石协会、济南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山东齐鲁七贤文化城、山东天泰阁泰山石文化艺术博览馆、山东国宝大院、柳州奇石馆等协展。展区将古代赏石理念与现代赏石元素结合,以观赏石为主角,借助舞美、园艺等传统元素,在150平米空间内搭建起“中国赏石”虚拟舞台,实现各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构建“活态传承”的互动平台。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性化、多维度的审美感受,为参观者提供赏石体验,实现赏石艺术为现代生活服务的目的。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赏石艺术展区内景(徐孟军摄)

时至今日,赏石艺术虽然申遗成功了,但很多人却对之了解甚少,甚而以为是观赏石申遗成功了。这里面确实有误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比如,南京雨花石鉴赏习俗在今年1月14日正式获批成为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俗类),这里并不是雨花石申遗,而是雨花石鉴赏习俗申遗。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雨花石鉴赏习俗非遗牌匾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雨花石组合“无量寿佛”(征争藏)

早在2007年6月9日,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泰山石敢当习俗作为民俗类成功跻身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是中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的传统民俗文化,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所谓泰山石敢当,既有加工之石雕,也有一些自然造型的观赏石。古今建筑的所谓奠基石的做法,可能也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相关。

目前地方上观赏石文化申遗成功的还有山东淄博。2015年4月26日,淄博市政府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博山区申报的“博山文石”以传统美术类别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但是,我以为申报的“博山文石”名称需要推敲,因为这似乎未能体现非遗的精神。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泰山石“普度众生”(天泰阁藏)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博山文石“孔雀开屏”(薛云生藏)

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乃至地市级,有关观赏石文化申遗大体包括民俗类和传统美术类,如果按照传统赏石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来看,申报传统美术最为恰当和恰切,这也使得它与传统书法、绘画等一起成为了姊妹艺术。所以,赏石艺术以传统美术类别申遗也是名至实归。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苏州大石金生艺术馆一景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上海沪太奇石市场瑀石轩一景

何谓赏石艺术?至今“度娘”似乎也没有很明确的答案。按照中国观赏石协会申遗报告书的介绍:“赏石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天然形成的观赏石为审美对象,通过对其自然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元素所构成呈象的发现和构思,赋予其审美意韵和人文内涵,从公共空间、园林庭院到厅堂案几,营造合适的置放形式,有的以组合配景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以命题作为点睛概括,辅以诗文书画阐释其审美意境和体验感悟,使之从自在之物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可概括为‘天赐神韵、人赋妙意’。”也就是说,它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形式。从观赏石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自然要素的发现,到意韵、命题、配座、组合、置景、传承等的人文要素的表现,两者完美结合才构成为赏石艺术。观赏石只是赏石艺术的物质载体,如果它不能完美体现“天赐神韵、人赋妙意”,那么还提升不到赏石艺术。也正因为如此,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赏石艺术也有一个传承谱系,以社会、家庭、师徒传承为主线,以石谱为传承载体。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内蒙戈壁石小品组合“逐梦桃花源”组合精心,气势不凡(倪国强藏)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山西三晋奇石博物馆庭院一景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墙壁嵌有“泰山石敢当”

2015年7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观赏石鉴评》正式实施。其中,详细规定了观赏石鉴评中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权重分配,把自然要素分为形态、质地、色泽、纹理,把人文要素分为韵意、命题、配座、传承,传承一项首次作为人文要素列入“国标”。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灵璧石“劲健”置景(许勇藏)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
灵璧石小品博古架组合(包建忠藏)

所谓传承,就是种流传有序,体现在世代相传。事实上,即使是流转在公私藏馆以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少知名古代赏石,有确切可靠的流传纪录大多不超过二三百年。这与其它古代艺术品迥然有别。因为古代赏石(园林古石除外)大都没有流传有绪的(形象)记录,也没有考古发掘的相关标准器物相佐证。此外,古代赏石的底座与石头赏玩年代不符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赏石许多是没有旧座的,更谈不上是原配底座了。即使是有旧座的古石,包括名人刻铭,其确切年代大多也很难判断。

也正因为如此,当代赏石进行资源调查以及精品建档,建立观赏石精品数据库(《中国石谱》编纂可算一例)以及传承人信息库,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也是赏石艺术传承弘扬的应有之义。

俞莹:赏石艺术说非遗苏州古太湖石“瑞云峰”是目前古石中唯一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历史上赏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在文人士大夫和皇家贵族中流传。改革开放以来,赏石由传统文人文化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变,实现了大普及、大繁荣、大发展,然而,赏石艺术尚存在传承后继乏人;文献资料分散;理论缺乏梳理;对历史名石和遗址的研究、保护做得不够;观赏石资源的人为破坏和无序开发比较严重;赏石艺术的宣传和普及不足等问题。据悉,中国观赏石协会目前正在着手进行《赏石艺术》一书的编撰,以完整系统地阐述赏石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229.html/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6年9月27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6年10月8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