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题记:“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三层境界,需要找对那道门才能进入。

赏石艺术分为技与道两个层面,技是手段、是基础,技以载道,道是赏石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

画面石鉴赏读图是技的问题,但同绘画一样,涉及一些约定遵循的方法。比如近与远,点与面的关系。画面石上的近与远,与绘画、摄影一致,基本上确定下部为近景,依次往上为近中远关系。为丰满画面,特别将近物放上部作为前景的构图,是特定距离关系。画面石上的近与远容易理解,不需要深入解释。本文着重讨论一下画面石中点与面的重要关系。

在一次赏石活动中,对沉魚的一枚“孔子读易”的解读时,就发生了严重分歧。

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孔子读

这是一枚将黑色设为背景,白色设为人物的长江水墨石。只需将画面中几块相邻的白色结合成为整体,便得到一个面右前倾的古人形象。而右上那块异形的白点,便起到人物面部带动全身的作用。命名是赋意问题,略过不谈。人物解读至此,有人对此大加赞赏,有人对此大谬不然,造成这种分歧便涉及赏石读图的约定方法,及个人联想思维方面的差异问题。

现代赏石被称为赏石艺术,赏石艺术就离不开艺术思维。赏石艺术就是依托客观、发挥主观的天人合一思维过程。让石头上客观的、天然呈现的形式表现,与主观的联想相对接,两者并重,给人以即时的艺术创造过程的审美享受。并让精彩的天然石头得到恰当的发现赋意与艺术定位。

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侠侣传

在某些特定画面里,点与面的关系特别重要。错过对它们的恰当定位,就可能错过一次妙造自然的精彩。

在大多数写意画中,人物头部仅为圆形的符号化象征。但画面中恰当比例的圆,又会起到视角重心点的聚焦作用,产生量感向外扩张,进而牵动画面整体,天然画面石鉴赏尤其如此。

例如这枚“侠侣传”,石头上一大片浓墨色,任你颠来倒去,囫囵看去沒有名堂。这时“点”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

浓墨色块中共有八个点状白色块,其中并排在上面两块最大,也接近圆形。抛开这两点去看其余六点,与大块墨色怎么结合,也不能让画面活起来,没有意义。但将并排这两块看作人脸,则不仅整快墨色活了,连其它六个白点也变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看出来了吗?左边是坐着一个戴斗笠的男人,右边那张脸歪在男人的肩上,身体结构合理而且具有情态。其余那些白点分别化成了手、剑、小腿,特别传神有趣。当我在朋友圈发出来的时候,有人就评论:“关键还相依相偎,坐在屋顶,枕着肩,这一刻江湖是宁静的”。连人物的精神世间都联想出来了。

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青春之歌

这枚“青春之歌”看上去构图元素粗糙,一大块不规则的深褐色,中间夾一块灰白色,怎么看都缺乏美感,有点莫名堂。请你留意一下,中间白色上方一褐色小点,似乎女人眼睛,对了,转换思维:把这块白色看作女人脸,结合右方深褐色,便出现了一个具有活力的女人完整头部。左方剩下的深褐色呢?看作被女人的头部的阴影,趣味立即出来了。发现这女人秀发轻拢,桃腮杏眼,颇具青春活力,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宣传画的意味。这被看作眼睛的一点,实属点睛,因有它而全局皆活,若没有,便趣味顿失,沦为没有意义普通石头。

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南窗寄傲

又如“南窗寄傲”是一枚已取得广泛共识的画面石,有不少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画面上的山丘和原野都是一目了然,而作为确立主题的房屋则没有典型要素,只是一片异形白色中有一黑点,起到视觉重心的作用。当把这一个点,看作一面山墙上的一个窗口的时候,围绕窗口产生的联想拓展延伸,自然将白色山墙周围的深色块,在思维中化为隐于林木中的房屋了。

也就是说,整个村子是联想出来的。而起关键作用的是周围环境的整体性,与作为视觉重心的主题要素的典型性,及点与面结合的合理性。这一系列的有机合理联系,让画面变得有趣。再通过陶渊明“南窗寄傲”的赋意,画面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奥赛罗

命名“奥赛罗”的长江水墨小品,情况要复杂些。画面表现形式为水墨写意,笔墨恣肆酣畅有力,构图元素有疏密阴阳明暗变化。

因为不像通常认可的人物画面,是在干净的背景上,或像绘画中的人物结构那么界线清晰。长江石上的写意人物常常与背景纹连在一起,只有虚实黑白变化的疏密,会让人对图案人物结构的边界犯困,而群体人物画面尤其如此。这并非无中生有,而是要形成整体纹理中对典型元素捕捉的看图习惯,人物头部以点带面问题就成此石欣赏的要害。

根据画面上部两个圆形焦点,先确立了人的头部位置关系,起动想象再来看与身躯结构的合理性,没有合理性便不成立。若结构特殊而又合理,喚起了心底共鸣,会让人分外的愉悦,产生丰富的联想,来赋予它的题意内容。

结合整体纹理变化,可看出画面为前后相叠的两个西方古人。前者披长发,穿白衣,鬍髭满面,侧身行走而瞬间回看,姿态怪异。后者被前者遮住身体大部分,只露出少许黑色衣服与头部。后者作伸头附耳状,两人间有交流的呼应意味。

因为画面人物行为略显怪诞,恰当的赋意才能让画面有趣。此情此景,联想到莎翁笔下的奥赛罗,他具有自卑、猜忌、仇恨、轻信的性格弱点,与另一个狡诈阴险的伊阿古。伊阿古对奥赛罗表面热情亲近,内心却视奥赛罗为眼中钉。利用奥赛罗的性格弱点,制造矛盾欲将其除掉,最终上演了一出悲剧。画面人物的特殊行为表现,与文本人物的关系及性格特征的合拍,让石头画面变得更加有趣。可以说是长江石以石头的艺术语言,把奥赛罗与伊阿古两人的形象艺术化了。

以上数例,可以看出,对画面石石中突出而特殊的点,要留意关注。一但具有典型性,并与整体画面有机联系,就具备天人合一的艺术审美价值,这应该是石头独有的语言。实践中得知,画面石这种由局部元素的恰当合理运用,通过思维创作改变了全局整体意味的赏石过程,是长江画面石所独有的审美现象,具有极大的魅力。特定的一枚看似普通的画面石,经过人石碰撞互激,可以瞬间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产生“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味,把赏石艺术推上第三重境界。

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钴鉧谭图

但需要注意,对与画面中点的价值,一定是恰当的运用,必须与整体产生有机联系。即画面一定要产生美感,恰当赋意能带话整体才有价值。

这里举一个反面例证:“钴鉧谭图”是一幅山水小景。其初是被人顺时针转90度做座卖的,主旨是把上方浅色中的竖点看作人物。这个人物典型性显然不够,与画面整体也不够融洽。此时,以人物取此石没什么审美价值,以风景取此石也没什么审美价值。因为色调好,所以,几经转手,也才卖出小几百元。显然,是高看了画面中的这个点。

产地石友又从外地买回,逆时针左转90度做座,即上图中现在的样子,一幅墨色淋漓的优美写意小景就出来了。放到微拍上,经多轮竞价,以十多倍于原价才落捶竞得,且还有不少人有意向求让。

所以,有时画面石中的点很重要,有时又那么的不重要,这就要看个人的锤炼。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华奇石杂志):观点 | 画面石中点与面的欣赏关系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1303.html

(2)
上一篇 2019年2月22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9年2月24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