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卢石传说︱石头的纹理,朱熹造坛

朱子在深山,湛卢自成坛,相闻半句理,石头皆有像。

——《湛卢石刻录》

九月暑气未消,忽然下了一场太阳雨。观荒长坐在山上,看着那雨从十八盘一路下过来,然后停在西城顶上。那天刚好吴老二从剑峰下来,到欧冶祠里喝水,观荒长老跟他说,你到村中,跟白黑先生说一声,明天上山来采茹。

黄白黑接了信,就问吴老二,九月了还有什么茹采?

吴老二也很茫然,他说,听老人家讲,九月有一种文公茹的,但自俺懂事起,四十多年了,没人采到过文公茹。

黄白黑刚刚过冷泉崖,就看见长老从三十六盘的天阶下来,背着一个扁竹篓。

长老说,整个湛卢山,只有一处有文公茹,而且,一定要立秋之后,暑气犹在的头一场雨。两个人朝冷泉崖上头的西城顶上,沿着石崖往上爬,接近丛林的边沿,拨开层层腐叶,竟是白里透红、大如饭碗的文公茹。

湛卢石传说︱石头的纹理,朱熹造坛

文公朱熹,在大宋淳熙年间,从北向南,循着湛卢古道上山。在日光掩蔽的密林深处,有一块透光的灌木丛,拔开树叶青苔,是一座蛰伏已久的玄黄城。朱子抚摸玄黄石时,口中喃喃自语道:天赐我城,乃授我剑,执意穷理,于斯承天。

依树成柱,破竹为瓦,刈苇围墙。一个深山草庐很快建起来了。接下来,朱子在湛卢山的各个山崖,溪谷来回攀登探寻,九月的湛卢山,一场睛雨过后,暮夏孟秋之间,朱子偶遇了山间的一个茹场。

过往的村民看到先生采下来的,那些玄黄石一般纹理奇异的茹,也不知道能否食用,虽然看上去不像毒茹,但因为世代都没听说过这种茹,都摇头。

文公搬三块玄黄石,架好一口铁鼎,水在鼎中滚第一天,茹的颜色深了,原来那些纹路竟是玄黄之色。水滚了第二天,整个汤也色变玄黄,第三天,鼎中无甚变化,那茹,已经散逸着醇厚的奇香。此时朱子发现,鼎下玄黄石的纹理,都朝着西城顶的方向有序地绽放开了。

文公当着村民的面吃了茹,然后到草庐山内点灯夜读。村民们却不敢离去,他们倚身墙外,编一个竹篓,夜里静听文公的动静,若睡眠气息有异,就立即抬下山去。

第二天天亮时,往朱庐一看,人不在,往西城顶看去,却见朱先生神清气爽,站在那崖边,一边寻找文公茹,一边吟唱。

那年九月,湛卢方圆百里的士子书生,都接到朱子的信,信里邀他们来参加湛卢九月的西城顶讲坛。

进入湛卢山书生士子,寻着香味找到西城顶,那里已经砌起齐胸高玄黄石台,铁鼎高高地架在上面,里面是滚了三天的文公茹。大家围着那口滚动的大鼎坐下来,听着朱子讲六经集注。那些天里,每天午后,都有一场阵雨下到西城顶,山崖上的文公茹一拔一拔地生出来。每天往鼎里加茹的时候,那些四方来的士子,以及当地村民,每天都酌情将自带上山的米、芋子、菜干、黄酒,加到大鼎里。

西城顶的那口鼎终日热气腾腾,那个由玄黄石垒起来的坛,聚集着当年中国南方最大的人气。

后来的人,那种茹被称为文公茹。那个玄黄石垒起来的坛,叫朱子讲坛,那上面每块石头的玄黄纹理,都有序地朝天竖立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华奇石杂志):湛卢石传说︱石头的纹理,朱熹造坛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129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9年2月27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