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雨花石玩有传承
在雨花石乃至观赏石收藏史上,1955年至1958年在南京市城内鼓楼岗西北北阴阳营遗址发掘出的一组(76枚)雨花石,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这个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随葬品中,所发现的人类玩赏过的雨花玛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雨花石实物,很多人据此认为,“南京人民对雨花石的爱好可以上溯至五六千年前”,揭开了观赏石收藏赏玩史最早的一页。 不过,如果说新石器时代的南京土著先民就已经开始玩赏雨花石,那么以后应该是传承不断、流传有绪才是。问题是,以后一直到了六朝时期(东晋)墓葬中才又发现类似的雨花石实物(多为玛瑙珠、水晶等加工物),从新石器时代到六朝时期中间的五千多年时间似乎是一个“空白期”,无法衔接起来。 其实,从当初的考古发掘报告可以看出,北阴阳营遗址随葬品中的雨花玛瑙,多含在死者口中或放在陶罐里,被考古工作者认为可能有原始信仰的用意,这似乎与玩赏无关。将石子置于死者口中,或为后来盛行的“玉含”的最早创意,而且可能与商族的起源有关,是一种原始巫术行为,或者也可能属于一种灵石崇拜。
南京北阴阳营出土的雨花石(南京博物院藏)
据南京资深雨花石藏家池澄等人考证,《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衔玉而诞”的那块“通灵宝玉”,就是雨花石。关于“通灵宝玉”的形纹特征,曹雪芹在《红楼梦》(甲戊本)第八回是这样描述的:“只见状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与雨花玛瑙极为相似。曹雪芹自小生活在南京,直至13岁才离开南京,按理说他完全应该有着雨花石的阅历。贾宝玉的“衔玉而诞”,可能多少是这种南京先民(北阴阳营)习俗的遗风了。至于曹雪芹为何指石(雨花玛瑙)为玉,答案也是现成的:贾宝玉者,假宝玉也。 雨花石作为一种观赏自然形质色纹的赏玩,应该是它真正成为观赏石的一个标志。如果以此考察,这应该是宋代以后才真正开始的。 北宋中晚期,雨花石开始成为文人的审美鉴赏之物。当时,类似的玛瑙石在其他地方多有发现。如杜绾《云林石谱》一书介绍了数种玛瑙石,如峡州宜都县、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招信县等地皆产玛瑙石,纹理奇怪,有的需要打磨才能观赏,佳者甚至进贡为宋徽宗所供赏。其中“六合石”(即今天的雨花石):“真州六合县,水中或沙土中出玛瑙石,颇细碎,有绝大而纯白者,五色纹如刷丝,甚温润莹彻。土人择纹采或斑斓点处,就巧碾成物象。”雨花石类似玉石加工成雕件的做法,宋代出土文物时有发现。可见在当时,雨花石虽然已经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石种,但注水供赏的习俗似乎还没有出现,至少还没有普及,人们还是把它作为玉石原料来看待。
江苏六合龙池出土的宋代桃形雨花石雕件
元初名儒郝经,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任国信使,南下出使南宋议和,途中被南宋奸相贾似道拘于真州(今江苏仪征)达16年之久,他不为利诱,坚守名节。期间,当地所产的雨花石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中统五年(1264年)写下了著名的《江石子记》,也是雨花石赏玩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献,其中提到:“仪真濒江,土脉秀异,或过雨,或治地,每得石子,皆奇润可爱,诸色备足……每得一,则如获物外之奇宝,濯之以清泉,薰之以沉烟,置之盘盂之内,而簸弄于明月之下。方为热中,而忽洒然。故尤嗜于他物,而常置诸座右。”文中首次详尽介绍了雨花石的形色纹之美以及观赏之法,即清水盆供,而且是在夜色明月之下。这应该是雨花石注水供赏的最早记录。 雨花石之称,大概出现于明代晚期,如文学家张岱写有《雨花石铭》云:“大父收藏雨花石,自余祖、余叔及余积三世而得十三枚,奇形怪状,不可思议。”
明代王穀祥绘树石盆景,其中有雨花石身影
明代万历年间,雨花石收藏进入了历史上第一次收藏鉴赏的高峰,出现了诸多雨花石鉴赏文章以及大量的吟咏诗篇。这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书画家米万钟。
米万钟据称是宋代书画家米芾的后裔,善书画,喜蓄石,素有石癖。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米万钟从四川铜梁县令改任六合县令(今江苏省六合县),历时两年,后改任户部主事。期间,在当地的灵岩山涧发现了纹彩斑斓的雨花石,并大为激赏并收藏。当地文人孙国敉与米万钟过从甚密,作有《灵岩石说》,详细记录了米万钟玩赏雨花石的经历。孙国敉对于雨花石“虽非玉非玛瑙,而其实有玉与玛瑙不能及”的质地予以了高度评价:“外国玛瑙有此石子之润,而无其文,至世俗所云缠丝,斯属奴隶矣,吾邑赏鉴家谓之没石气。以端圆扁薄为贵”。当时,雨花石有几种不同玩赏方式,他认为手赏为神品,水养次之,磨砺再次之。 米万钟任职六合县令,对于推动和提升雨花石的收藏鉴赏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玩赏雨花石十分讲究,如清水以供的盛具“上者官定旧陶,下亦不失为宣德间窑器”,据说,他的夫人辨石之优劣也是别有一功,“但听余袖中石子相击声,便知某石以文绮胜,某石以泽润胜,审音定品,不烦目击,出石视,一一如券。”
雨花石“白日依山尽”(柏贵宝藏)
雨花石“五彩寿桃”(戴康乐藏)
雨花石组合“金陵圣果”(征争藏)
米万钟玩赏雨花石富有开创性。如他曾将收藏的雨花石珍品分别以唐诗宋词名句命名,如“绿树浓荫夏日长”、“雨中春树万人家”等,富有开创性,这种援引古典诗词名句的做法为后世所效仿,也使得雨花石定位成为一种具有绘画审美意义的观赏石。他还将自己收藏的“二山半落青天外”、“门对寒流雪满山”、“天孙为织云锦裳”、“潮生瓜步”、“庐山瀑布”、“万斛珠玑”等18枚雨花石精品,请著名画家吴彬画成《灵岩石子图》,胥子勉作序文《灵岩石子图说》。同时代的松江林有麟《素园石谱》,收入了作者所藏的35枚雨花石(青莲舫绮石)图绘,分别被命名为“峨眉积雪”、“目送飞鸿”等题名,就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赏玩方法。这种传承一直影响至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金融报):谈石说艺|现于北宋,兴于晚明,雨花石玩有传承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