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尽奇峰赏砚山

2016年12月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邀请台湾著名文玩收藏鉴赏家翦淞阁主人黄玄龙举办了一个“万里江山图”特展。此次特展由黄玄龙策划和提议,邀请大陆当代艺术家曾梵志以翦淞阁收藏的古代砚山为素材(原来设想是做一个古代灵璧砚山专场展览,将翦淞阁的文房家具一并作场景式的展示),进行的一场“叠山长卷”创作。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万里江山图”特展画册

特展现场被布置成一个黑屋,黑咕隆咚,倍感神秘。22方被精心挑选的古代灵璧石、英石被置放在长约十余米的展柜中,三三两两,高低错落,十分精心,聚焦灯十分暗淡,肉眼依稀可辨,整体看像是烟雨朦胧之中的江山万里图,局部看似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王国。这一艺术再创作,结合了绘画、造景、装置、行为艺术等因素,极具创新意义。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万里江山图”特展现场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一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二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三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四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五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六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万里江山图”特展场景之七

这些古石,包浆滋润,原来大多有旧配底座,不少都是艺术品拍卖市场高价成交的古石,价值不菲。如一方清·英石“皱云山”,山形规整,皴理奇特,天然稳底,原来从日本回流,有旧配底座两方、日本藏家配以字画手卷和原装桐木盒子,在2011年8月上海中福拍卖公司首届雅石专场“天赐珍玩”上,以115万元高价由翦淞阁拍得,躬逢其盛,让人记忆犹新。时隔五年,再度面世。另外一方清·灵璧石供,形同佛手,中空如盂,造型特别,有旧配灵芝纹红木底座,原为沪上藏石家所藏,曾经入编本人编著的《文房赏玩》一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后归美国中国文玩古董收藏家伊恩·威尔逊夫妇收藏,今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威尔逊伉俪文玩珍藏”专场释出,以4万美元成交,归翦淞阁。——不过,虽然这些古石多有出处,但也并非都属山形景观石,更进一步说,几乎没有一方是属于真正意义的“砚山”。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清·英石“皱云山”(居中)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清·灵璧石供

所谓砚山(研山),顾名思义,应该是指带有砚池的山形石。即应有可磨墨的砚池,具有实用价值,但大多备而不用,带有象征性,因为像灵璧、英石之类坚硬质地的奇石只能下墨,并不发墨;其次其造型具有天然峰峦状,以无斧凿痕为贵,而且底部应以自然平整为佳,按照明代鉴赏家文震亨(《长物志》)的说法:“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

砚山的出名,与“千古词帝”李后主有关,与“石颠”米芾相关,所以具有名人效应。所谓“研山,始有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大率研山之石,以灵璧英石为佳。”(明·屠隆《文房器具笺》)一般认为,砚山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的李后主李煜创制的,南唐国破归宋以后,李后主砚山落入米芾之手,米芾作有著名的《研山铭》手卷(研同砚)传世(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除了书法之外,还有“宝晋斋研山图”(今存为后人所摹)。研山由此更为名扬。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米芾《研山铭》附“宝晋斋研山图”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宝晋斋研山图》拓本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黄宾虹《研山图》, 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成交价260万港元

不过,近日查检到元代诗人揭傒斯《砚山诗并序》称,“山石出灵壁,其大不盈尺,高半之。中隔绝涧,前后五十五峰,东南有飞磴横出,方平可二寸许,凿以为砚,号曰砚山。在唐已有名,后归于李后主。主亡归于宋,米芾元章刻其下,述所由来甚详。”到了元代,此方砚山(米芾所藏的砚山应该有好几座)尚存天台戴氏。由文中可见,砚山应该在唐代已有之——唐代诗人笔下似乎并无记载,而且砚池并非天成而是开凿出来的——灵璧石之类确实少见天成砚池。这与唐代出现的一些文物实例可以验证。如唐三彩就有类似造型的假山水池模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方唐代(曾经一度误作西汉)“十二峰陶砚”,由细泥灰陶制成,通高17cm,直径约20cm,呈不规则的圆形,下有三足,环绕砚池边缘左、右、后三面耸立有12座山峰,分里外两层,外层有九峰,里层三峰,均刻粗阔的竖纹,山峰均呈尖锥状,内三峰还施以龙首、壮士等雕塑。这些器物的样本,应该都是取样自当时私家园林的湖石假山。砚山的出现或是创制,很可能是直接受到了这类陶砚的影响,也是文玩由实用向清赏方向发展的一个必然演进。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唐代“十二峰陶砚”

砚山,在古代赏石演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唐代之前,人们对于奇石的赏玩多限于园林立峰,宋代以后,案几供石成为了一个主流,其间砚山的出现正好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并成为当时案几石的主流样式。一直到明清两代,砚山之名还时有所现,但砚山之实几不可辨。大体只要是山形景观石,而且是自然稳底的,不管有没有砚池,都可以称作砚山——似乎也是一种附弄风雅,这在明代万历年间林有麟《素园石谱》一书中描摹的几方砚山图绘,可以一窥全豹。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青莲舫砚山”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玉恩堂研山

砚山与笔山(笔格)极易混淆,两者均为稳底山形,但也有微妙区别。一则似乎在体量上,笔山偏小,一般小可盈寸,砚山可大可小,大者逾尺;二则在造型上,笔山应该有明显起伏的峰谷——更强调实用性,可以搁笔,按照明代鉴赏家屠隆的总结,石笔格“有峰岚起伏者,有蟠曲如龙者,以不假斧凿为妙。”(明·屠隆《文房器具笺》)砚山则无此讲究。所以说,砚山的样式要远远多于笔山,甚至成为山形景观石的代名词。时至今日,砚山的样式,仍然是景观石的主流品种,与云头雨脚造型的山子一样,深刻影响到书画以及其他艺术领域对于赏石的关注。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陈原川(青藤先生)创立了“研山堂”紫砂原创设计品牌,将砚山造型移用于紫砂壶壶钮的设计,致力于紫砂与文人赏石的结合,著有《研山索远》一书。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清代绿釉五峰笔格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明·项子京款灵璧石砚山(高32厘米,胡可敏藏)

此次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翦淞阁“万里江山图”特展现场一墙之隔,还有“神采璀璨·翦淞阁文房韵物志”专场预展,共推出了22件拍品,最终100%成交,总成交额6144.5万元。其中,也有一件砚山——“明·狮子林怪石研山”(宽14cm;高10cm),图录称“石种不详,或谓昆石,玲珑剔透,巉岩透空,嶙峋冰清,势如飘逸。”根据我上手后的判断,绝对不是昆石,色泽为褐色,质地比较细腻紧密,没有结晶体,结构确实异常空灵,局部类似狮子林假山的感觉,底部自然稳底。估价20-30万元,结果成交价达42万元。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神采璀璨·翦淞阁文房韵物志”专场预展现场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明·狮子林怪石研山”预展现场

俞莹:搜尽奇峰赏砚山

“明·狮子林怪石研山”局部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709.html/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6年12月2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7年1月7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