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在西方世界,不管是(中国)古典赏石还是古代赏石,其英文词语都是Scholars’ Rocks(或是Scholars’ Stones),思就是“文人石”。这是很有意味的翻译。因为不管是古典赏石还是古代赏石(特别是古典赏石),都是反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观念的艺术。同时,它与文人画的概念互为补充,互为影响,是一种具有对应关系甚至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姊妹艺术。值得一提的是,文人画的概念可以说在宋代已经确定了,但是文人石却是在千年以后才予以命名的。

所谓“文人画”,通常是指写意画,与工笔画相对应。近代文人画家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解释了:“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清代郑板桥《竹石图》

如果说,工笔画是追求“似”的话,那么“文人画”(写意)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文人画”通常是直抒胸臆、不求形似。苏东坡曾云:“作画求形似,见与儿童邻。”齐白石则称:“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但传统国画并没有发展到追求“不似”的地步。而从艺术发展史来看,一般认为抽象艺术(“不似”)是具象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或是必然结果。而“文人石”追求的正是“不似”。“文人石”虽然也有瘦皱漏透、云头雨脚等的形似要求,却并非纯然是客观对象的摹拟,而是一种抽象的程式化审美。这种带有抽象表现主义色彩的“文人石”的收藏和鉴赏,是古人艺术创作(包括发现与加工)的一次超越,是我国古代文人对于世界艺术史的一种重要而又独特的贡献。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英石砚山(枕石斋藏)

古代赏石主流风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卧式山峦景观造型,俗称“砚山”,属于“似”或是“似与不似之间”;一类是竖式云头雨脚抽象造型,俗称“山子”,属于“不似”。所谓“瘦、皱、漏、透”,主要是指后者类型,这在古典园林置石中比比皆是。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太湖石山子“玉玲珑”(上海古猗园顽石斋藏)

可以说,“瘦、皱、漏、透”的山子已经成为了古典赏石的一种标志性的经典“符号”,也是清供奇石的主要样式。

“文人石”之说,我以为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

狭义来说,凡是以瘦漏透皱为主要造型结构,以抽象审美为旨归的赏石,也就是所谓的古典赏石,可以统称为“文人石”;广义来说,凡是符合文人情怀、文人审美的赏石,都可以称为“文人石”。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清代崂山石“孤峭壁立”(拨云轩藏)

如果说,古典赏石所注重的瘦皱漏透、云头雨脚,也可以视作为一种“秩序”的话,那可能是一种皮相,只是迎合一些耳食之士,瘦皱漏透之外,其实应该还有清丑顽拙,还有苍雄秀深,还有奇古幽雅,还有孤高寂静……总之似乎可以这样概括:意与古会,不求形似,大璞不完,诗情画意。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广西太湖石”石状离奇色明浩“,十分入画(苏州顾建华太湖石艺术馆藏)

需要重点解释一下意与古会,我以为这也是古典赏石的核心内容。石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东西,明代文人鉴赏家文震亨就有“石令人古”的感慨(《长物志》)。不过,这里的“古”,不能简单地与年代或者与时间挂钩,它主要是指一种古意,寓含有一种恬淡宁静、出尘拔俗的审美意境,暗示着古代文人所向往的那种桃花源般的诗意生活(今人所谓的“慢生活”),是一种逃避名利、超越现实的生命存在和价值的取向。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方石头(不一定就是古石,更不是所有古石)的时候,除了给人带来愉悦之外,还会引发一种冥想之境,与古代文人(优雅生活)神游,那么,近似为文人石了。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陕西陈炉石“劲健”(倪国强藏)

当然,慕古不必泥古,推陈还须出新。唐代诗人司空图《诗品》“纤秾”有此表述:“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有集句联语:“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也广为后人所传颂,其实也是指出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理解了意与古会,其实就可以让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文人石的造型结构与形式,只要有古意的,能够令人生发思古之幽情的石头,应该都可以称作为文人石。虽然,文人石的形式也很重要,有时候甚至形式决定内容。文人石的样式(造型石为主流,也包括图纹石),以传统云头雨脚类的山子为典型,属于“不似”之意象,尤其是透漏之孔洞窝穴,引人入胜,容易使人生发一种冥想。此外,还包括砚山类的山形景观石。宋代诗人唐庚有一首《醉眠》诗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便道出了深山与“太古”的一种时空穿越,在山形景观石上,还是能够找到不少这种契合古意、令人回味的石头。值得一提的是,山形景观石虽然也可以视作一种象形,但与一般的物象有所不同,它更多是一种概括性的表现,如同写意山水画一样,属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带有一定的象征意味。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安徽宣石“寒山雪消”(枕石斋藏)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世界在十七世纪也曾一度流行抽象类赏石的欣赏和收藏。在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时期,在枫丹白露宫附近发现一种固结砂岩,系自然随机形成的白色或米色砂岩矿物,由石英碎砾紧密结合而成,约形成于渐新世(三千万年前),形态各异,线条流畅,肌理独特,以抽象造型取胜,路易十四一度十分钟情此类砂岩矿物,命人采掘修复,并置放于凡尔赛宫中的三泉林园。这也是西方世界收藏天然岩石类观赏石之开端。与中国古典赏石不同,这类赏石的特征可以用柔滑圆润来概括,丝毫不见瘦皱漏透之态,比较接近现代抽象雕塑,曾给抽象派艺术家带来不少创作灵感。

【谈古说今】意与古会“文人石”

法国枫丹白露宫固结砂岩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5640.html/

(2)
上一篇 2018年11月2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8年11月4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