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孙周兴教授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哲学和艺术哲学研究。著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4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等;编译有《海德格尔选集》《尼采三书》《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他在座谈中提到了自己的地质学经历和地质勘查故事,让大家感觉很有意思。石头的哲学意味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我们来看看哲学家孙教授怎样谈石头。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赏石雅集,我完全是外行,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但我是山民,出身在绍兴南部的会稽山,对石头是有深厚感情的。前些天跟著名小说家贾平凹先生做了一个对话,他说他也是一个山民,又说山民是比农民更低级的,我说不对,山民是更高级的。另外,我的大学本科专业是地质学,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结构和运动,此外一个重点就是研究石头,所以我对于石头的认识是不同于平常人的。我做过地质学系的老师,记得当年带学生上山实习,主要就是要去看石头的,但不是观赏,而是研究,比如我们要根据石头的类型和性质来判断当地的地质构造及其演变。用地质学的眼光看今天陈列出来的石头,就会感觉比较寻常,我们看到的许多石头比今天放在那里的好看多了。
因为从前的专业的缘故,我对于各种石头就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和亲近。比如我从山地的地层上打下来一块石头,让学生放嘴里咬,以便判断石头的粗细程度,他们死活不干,我便跟学生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土地和石头更干净的了。我说的是真话,但大家不听,我只好自己咬。现在我转而做哲学了,但平常对于石头还是有兴趣的,有一次跟几个朋友专程从贵阳飞广西,为了买一堆玉石,现在还放在某个地方呢。
不过今天的话题却是“赏石”,跟地质学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石头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一件东西,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欧洲人就没这么喜欢,有一次我去法国诺曼底,发现当地人居然用玛瑙造房子,想想实在可惜了。石头的第一个功能是建造,有石头的地方人们就用它来造房子;没有石头的地方人们便烧砖头来建造。中国人喜欢石头,当然跟我们的自然 风光和生活处境有关。
赏石历来是文人的事,在古代多半是园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艺术。既为艺术,就要提出一些标准来,什么是好看的、美的石头,什么是不好看的、不美的石头。在这一点上,今天大家经常难以形成共识。但奇怪的是,我们的古人却是有共识的,在古代赏石文化中,有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以丑为美”。白居易提出奇石的标准,虽然也有中性的和正面的几项标准,但第一项就是“丑”。米芾提出好石头的“四原则”,竟然是:“瘦皱漏透”,差不多全是偏丑的或者偏负面的要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得更是直白,但也更具有辩证味:“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石头以丑为美,这是很值得我们深究一番的,今天大家谈得最多的也是“瘦皱漏透”这四个字。刚才丁文父先生讲得很好,瘦皱漏透、以丑为美根本上是一种古代文人的阴暗心理。当然我们也可以做另外的解释,比如我在山里长大,乡下多有鬼和怪的故事,鬼、怪、丑本来就是自然状态人类生活的基本特质,但是我们也知道,不到40年的时间,中国农村的自然生活世界已经被摧毁了。
我以为,以丑为美不是要恶搞,不是低级趣味,而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美在西文中与外观、显现有关,光华四溢便成美,所以主要跟“看”有关;在汉语中,美从羊从大,跟美味有关,所以主要跟“吃”联系在一起,跟“品味”有关。在两方面差别是蛮大的。在欧洲古典时代,我们知道美的理想在于和谐和规则,这当然也跟欧洲人的知识理想有关。但欧洲古典的美的理想(理性美、规则美、和谐美)多半是文人的虚构,现实和日常中哪有什么和谐和规则可言?所以,后来瓦格纳打破了音乐的和声结构,让人们大吃一惊,说这么会怎样啊?怎么可以这样搞啊?瓦格纳辩白说:自然本身就不和谐,就冲突,为何一定是和声呀?这才开始了现代性艺术和现代性审美。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古人真是聪明,早就有了自然而然的、非虚构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境界。
以丑为美是一种自然性的艺术境界,美的物(比如一块美的奇石)可以吃(物需要品味),可以看(观也是一种赏),可以听(听也是一种见,更是一种归依),可以触(抚摸),总之是全方位的人对物的融入和物与人的连系。然而,今天人类已经全盘进入技术化(非自然化)的全球进程中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何还需要石头?用今天的活动的话来说,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赏石?
今日世间的物无非有三种,有自然物,有手工物,有技术物(机械复制的物)。所谓技术时代就是技术物占据生活世界的主体的时代。比如我今天上午待在家里,中饭后出门来这里,一直还没有接触过自然物和手工物(只是看到几棵树和草);我们今天的会议桌上没有一个自然之物,连一件手工物都没有,完全是技术之物。自然物和手工物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世界。
这一进程有什么后果呢?我认为主要后果有二:首先当然是身体与自然(大地)之间的隔离,身体已经失去与自然之物的直接关联性。中国人以前叫接地气,现在已经根本不能接地气了,地气没有了。在自然状态里,我们的身体就像从自然中长出来的花朵,最后凋谢了又要回到大地里去。现在却难乎其难了。
其次是我们人类的经验被改变了,特别是,我们的感知经验经常会落空,或者说会处于空转状态。因为我们的感知经验是根据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来确认事物的,但充斥整个环境的技术物是没有差异的,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我面前有一万个一样的杯子,我如何可能把这个杯子与其他杯子区分开来?于是我的感知经验就常会落空或空转,我们的心思和精神就会漂浮起来。这事意义重大,对于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存在具有致命的和终结性的意义。这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里发生的最大问题。为什么现在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了?因为人们的生活已经飘忽不定,经验无法落地,身体不接地气。今天显然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这时候我们问:我们为何还需要石头?根本上就是在问:我们为何还需要自然和自然的经验?因为自然的经验是我们人类的根源性的经验,更因为自然的经验对于技术人(半自然-半技术的人)来说可以成为一种稳重的力量。人类已经无力改变技术工业的统治地位,但今天的人和未来的人,特别是我们艺术家们,不得不承担起一种责任,就是寻求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平衡,而不是推波助澜,加速自然人类的消亡。
于是我们需要石头,而且可能更需要石头了。石头是自然的化身和标志,它可能是丑的,可能是怪的,但它终究是有重量的,是美的和有意义的。石头不只是可以观赏的,而且是可以亲热触摸的。石头通过艺术呈现于生活世界中,为我们所感动,成为生活世界中稳重的要素——我想,这就是赏石的意义。
我完全没有能力对今天的赏石雅集做一个总结,前面我只讲了两点:其一、传统的“瘦皱漏透”、“以丑为美”到底何种审美标准和艺术境界?其二、我们今天为何还需要石头?我大致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只能讲这么多了,谢谢大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是山雅集 ):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