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物走马观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外景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内景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自6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展以来,因为正好赶上了暑期档,人气持续爆棚,据说最长排队时间要超过4小时,即使在中小学开学的当下,排队观看的人流也是络绎不绝,一般都要一小时以上,堪称奇观。据上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观展人数已经接近60万人次,破历次特展纪录已无悬念。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百件文物

此次展览,源于大英博物馆与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合制的系列广播节目《A  History  of  the  World》。节目介绍了大英博物馆中的100件(组)馆藏,2011年创下了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纪录,而后出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就是选择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丰富馆藏品的各个时期的典型文物,彰显“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在此之前,已经在世界各地巡回展示了8场,包括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虽然展示的文物只有百件,但时间跨度极大,最早可以上溯至200万年前在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的砍砸(石)器,最新则是2010年印度尼西亚生产的山寨(英超球星德罗巴)足球球衣,其中也包括了来自中国的9件文物。可见,大英博物馆馆藏之丰、视野之宽、观念之新,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顺便说一句,早在20世纪90年代,大英博物馆就入藏了中国的“文人石”灵璧石,后来还收藏了中国当代雕塑家展望的不锈钢雕塑“假山石”,并予以展示,可见其观念之开放。纵观这百件文物——有的还达不到文物级别,以中国的9件文物为例,既有高大上如元青花盘,也有下里巴如太阳能灯和充电器,正如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所言:“尽管展品中不乏表现人类技术及审美潜质的精美作品,但展览更加突出那些貌不惊人却内涵丰富的物品。”

有意思的是,据我不完全统计,“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文物与石头有关,从石器到石雕,林林总总,说明了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确实离不开石头。正如展览导言中写到:“无论寄形于顽石,或打造自黄金,这些物品共同述说着一段跨越两百万年的人类历史。”

毛泽东曾经写过《贺新郎·读史》词:“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石器,让猿人进化成为了人。此次展览,“第一单元:开端(200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就有三件石器,其中第一件便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最古老文物——奥杜威石质砍砸器,这块看似貌不惊人的石头,上面有打制的痕迹,距今有180—200万年,是人类有意识以来制作的最早的物品之一。这件旧石器来自非洲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奥杜威砍砸(石)器是第一件展品

另一件有明显削磨痕迹的奥杜威手斧,同样出自非洲坦桑尼亚,但年代要晚一些,大概有120万至140年的历史。这件带有灰绿色的泪滴状的火山岩斧子,加工痕迹非常明显,而且有意识地作了对称状的美化设计。与砍砸器功用不同,手斧的加工手法也明显进步了。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奥杜威手斧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观众在欣赏奥杜威手斧

出土于美国亚利桑利州的克洛维斯石矛头,距今约一万三千年前。石矛头由一块燧石制成,超薄型,叶子状,矛锋完好无损,仍然相当尖锐。两侧的涟漪状的痕迹,完全是精工细磨后留下的痕迹。相比之前的旧石器,这件新石器无疑工艺更进化了一步。这也是有史以来证明美洲首批人类定居踪迹的最有力证物。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克洛维斯石矛头

以上这三件石器的时代演进,从其加工样式来看,无疑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在石器时代“美的历程”已经开启了。

“第二单元:最初的城市(公元前3000—前700年)”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印度河流域印章,公元前2500—2000年的物件,出土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哈拉帕。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走向了没落,此后被遗忘了3500年。直到19世纪时,包括这件展品在内的一批印章被送到大英博物馆,并开始了印度河流域的遗址发掘,这个古老文化才得以重见天日。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铜等制成,有的还有供吊挂的鼻钮,大多雕有不超过20个铭文,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图文并茂,其题材主要是当时常见的动物,以及人们狩猎、航行、娱乐和宗教神话内容。这些印章本身就是一种雕刻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印度河流域印章

在我国,有关印章起源的时间至今尚无定论,但至少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一直到宋代后期,印章基本保持着实用为主的基本功用。反观这组印度河流域印章,虽然其内容形式稍嫌活泼,但出现的时间更早。我国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肖形印,与此是否有关联,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第四单元:仪式与信仰(公元1—800年)”之中,犍陀罗佛陀坐像无疑是一个亮点。古代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犍陀罗艺术形成于公元1世纪,公元5世纪后衰微。犍陀罗造像融合了希腊、罗马和印度本地的艺术风格,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对南亚次大陆本土及周边中亚、东亚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这座佛像制作于公元100—300年,是最早期的佛像雕塑艺术品之一。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犍陀罗佛陀坐像

俞莹:大英百物走马观

游客在观赏犍陀罗佛陀坐像

关于佛像的诞生,就有起源于犍陀罗之说法。释迦牟尼生活于公元前500年,但直到公元150年左右,佛教徒才开始将释迦牟尼表现为人的形象,在此之前都是以一些象征物来表现,包括他的脚印、菩提树以及法轮。释迦牟尼确实有一些异于常人的身体特征,比如双耳垂肩的福相,后世就有了“耳大有福”的说法。其实,释迦牟尼出生于王室,按照习俗佩戴沉重的耳环,但当他远离尘世时便将其舍弃了,所以他耳垂较长还有后天的因素。

恰如这座雕像一样,犍陀罗佛像一般都是发髻高耸,面目清秀,庄严肃穆,身着通肩长袍,衣纹简洁流畅,有明显下垂感,极为生动,令人联想起了“曹衣出水”的典故。

所谓“曹衣出水”,是由原籍中亚曹国(今属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的北齐(550年—577年)朝散大夫曹仲达创造的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多用细笔勾勒,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给人以薄衣贴体的美感。当时,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佛像雕塑、石窟造像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但比起犍陀罗艺术来,要晚了三四百年。也许,这种表现手法的源头应该就在犍陀罗艺术。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史观,突出了人类历史中的两个主题——传承与交流,一纵一横,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聚焦点。无疑,在全球化的今天,“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让我们纵览了古代世界各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历史,真有沧海桑田之慨、温故知新之感。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33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12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7年9月18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