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雕瓷仿英石研山
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督陶官唐英的引领下,极良工巧匠之能事,以瓷为胎,敷设彩釉,仿制诸式材质的工艺品,所谓“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朱琰《陶说》),包括仿石造型山子、仿石纹理图案(如仿云石纹),可谓质感逼真,惟妙惟肖,让人瓷石莫辨。此次在北京保利春拍会“微有兰若——袖里乾坤掌上珍玩”专场上,有一方“清乾隆仿抱子石纹釉小印盒”(“大清乾隆年制”款),直径仅6.8公分,内壁通体施松石绿釉,盖上及盒外壁皆绘各色仿石釉地,勾绘石质纹理,呈色、质感都与石头酷似,颇为罕见,落槌价达100万元。
清乾隆仿抱子石纹釉小印盒
乾隆时期,瓷器出现大量仿石釉制作工艺,一方面表明这是瓷器制作工艺达到顶峰的标志,另一方面反映了清高宗的特殊爱好趣味,同时也是当时赏石活动出现鼎盛的表征。其实陶土的可塑性极强,可以随心所欲捏制各类器玩,但是最终烧制的成品率因物而异,尤其是类似赏石造型的瓷作玩赏品,其成品率很低,如上述那方“清乾隆雕瓷仿英石研山”,如此小巧玲珑的瓷器,烧制难度极大,极容易变形,传世不为多见。
瓷作赏石以模仿灵璧石、英石最为多见。古代“四大名石”之中,唯有灵璧与英石经常相提并论,堪称“双子星”。例如,明代著名鉴赏家文震亨在《长物志》“品石”篇中,首次明确指出“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在传世的古代供石中,以灵璧石与英石居多,数量不相上下。其中,英石是最符合瘦、皱特点的赏石,清代诗人陈洪范曾经对英石的造型结构有一个拟人化的概括:“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所以,瓷作赏石更多是模仿英石肌理特点。在故宫陶瓷馆中陈列了一方“清乾隆瓷仿英石笔山”,其釉色、造型、肌理、皱襞酷似英石,底部有阴刻楷书“蜗寄居士清玩”六字横排款(“蜗寄居士”即唐英别号)。
清黄灵岫雕瓷砚山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曾推出一方“清黄灵岫雕瓷砚山”(连座高46.5公分,重4450克),系仿灵璧石所制,施铁褐色釉,兀立峥嵘,石势纵恣,石表嶙峋,满布皴褶、纹路与凹坑,又有险峻幽壑、贯通透洞穿凿于其中,十分少见,应该是清中期的制品,系从日本回流,有旧配桐木盒和桧木盒(外)包装,最终成交价达101.2万元。
广东省博物馆藏明嘉靖青白釉瓷太湖石
瓷器仿制奇石造型,其实在明代就已经出现。记得20年前,笔者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见到一方明嘉靖“红釉鹅形笔山”(如今在陶瓷馆中不见踪影),馆方描述“器型如一只卧鹅,通体施以红釉,棱角转折处露出白色胎骨”。其实,这方笔山似像非像,应该是模仿自然山石造型的笔架实例,可称作“红釉山石形笔山”。这也是传世较早的仿制奇石的瓷作之一。无独有偶,不久前,笔者在广东省博物馆见到一方明嘉靖“青白釉瓷太湖石”(高25.3公分),作竖立状山子造型,漏透有孔,肌理皱襞。瓷笔山与瓷山子是同时代的制品,这也多少反映出当时赏石之风的流行。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上海金融报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