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今年是我国园林一代宗师、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陈先生生前执教的同济大学将于11月下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苏州、杭州、扬州、海盐、云南安宁等地园林及相关主管部门也将开展各种纪念与学术活动。近日,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了《陈从周书画文献展》,展出了陈先生在古典园林建筑、文学及书画等方面的有关作品,包括画册、书籍、书画、信件等,可谓先声夺人。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书画文献展》一景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右)与建筑大师贝聿铭合影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先生著述甚丰

陈从周先生(1918-2000),名郁文,字从周,号梓翁,斋室名梓园。陈先生早年在之江大学(旧址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文学部毕业后,由文学而美术,再到建筑及园林,跨界超越,打通督脉,最终在园林和古建筑研究、著述和保护及传承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他筹划、主持、设计修复的园林、古建筑遍布大江南北,包括1980年5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成开馆的“明轩”,奠定了其园林宗师的地位,其著述之丰,遗爱之广,不可缕述。他曾总结道:“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一景

陈先生对于园林假山和立峰颇多研究,贡献良多。尤其是假山,如他考证出扬州何园之南的“片石山房”太湖石假山,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是石涛叠山的“人间孤品”,并积极牵头修复对外开放;他首次高度评价苏州环秀山庄假山,“允称上选,叠山之法具备。造园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白)、杜(甫),诚占我国园林史上重要一页。”并在修复环秀山庄时作出了重要贡献。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扬州片石山房湖石假山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环秀山庄假山一景

关于立峰与园林的关系,陈先生说得很透彻:“这些是单独观赏的佳石,它必具有‘透、漏、瘦’三个优点,方称佳品,亦即是要‘玲珑剔透’;再说得具体点,石头的姿态可以‘入画’,才能与园林相配。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必定要有佳峰珍石,方称得名园。”(春游季节谈园林欣赏)所谓名园有佳石,包括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等等,在在皆然。在陈先生主编的《中国园林鉴赏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书中,就收录了冠云峰、瑞云峰、美人石、三星石、玉玲珑、积玉峰、三星石、木变石、青芝岫、青云片石、昆山石、拜石、绉云峰、龟石等园林名石条目,另辟有“园林石峰”栏目。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1956年著《苏州园林》内页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1956年著《苏州园林》手稿

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安。陈先生十分注意以“顽”品石,他以为:“(明代)张岱以‘痴’字、‘瘦’字品石,盖寓情在石。清龚自珍品人用‘清丑’一辞,移以品石极善。广州园林新点黄蜡石,甚顽。指出‘顽’字,可补张岱二妙(痴、瘦)之不足。”(续说园)“石,顽者,以其顽而始能寿,有巧石,仍不失其顽性,可贵也。”(《西泠石伽石谱》序)评价柳州奇石“顽中寓秀,小中见大”,他在居所“小斋北窗下有土一丘,点缀了几块顽石,翠竹一丛”。(秋思)

此次《陈从周书画文献展》上,有一幅画石立轴,画有一方漏透湖石和几丛竹叶,上面题款“石如美人竹似君子”(1991年作)。陈先生早年曾经师从张大千学画,虽然最终没有走上职业画家之路,但其学养深厚,业余时间时常舞文弄墨,尤其擅长画兰写竹,但画石不为多见。陈先生在为画家申石伽画石谱(《西泠石伽石谱》)作序的时候曾经表示:“余虽能品石,能叠石,终未若石伽之能工画石者。胸中无石,石者实也。胸中有石,石者品也。”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画石难得一见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写兰幽雅秀逸

这里所谓的“石如美人竹似君子”,比喻石头为美人并不多见,比作君子倒是多见。如《周易》称“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介者耿介,也就是指君子应有的一种操守。无锡寄畅园有一方明代太湖石峰,从一个角度看状如少女临池理妆,故名“美人石”。后来乾隆南巡至此,认为石峰巍然屹立有大丈夫之气概,下谕改名“介如峰”。

其实,陈先生就像“其介如石”一样,一生凛然正气,不合时宜,嫉恶如仇。举个例子。苏州曲园是晚清大儒俞樾的故居,败落多时,80年代在俞平伯、顾颉刚、叶圣陶、陈从周等人的倡议下得以修复对外开放,至1990年恢复假山,补栽花木。但陈先生看了很不满意,尤其是花园部分,陈先生指责其“假山乱堆,花木零星,看上去像个暴发户的园子。……有玷苏州这座文化名城的盛名。”(《曲园感慨多》)可谓毫不留情,确实是一种耿介之气。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苏州曲园花园

记得1991年10月初,广西柳州园林科学研究所曾经在上海豫园内园举办过一个“柳州奇石展”。当时柳州奇石在当地也是开发不久,至于各地推广更是难得一见。笔者在《新民晚报》副刊看到陈先生的《柳州奇石展观记》(后收录陈从周《世缘集》,易名《柳州石记》),对于柳州奇石予以高度评价,所谓“柳州之石顽中寓秀,小中见大,云影华枝,仿佛画本”云云,便欣然而往。印象之中,展览展出的多为中小型图纹卵石,有的凹纹,有的凸纹,底色为灰白色,纹理多赭红色,图纹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但大致还是属于素雅文气一路,当时统称为红河石。这些图纹石因为个头较大,有一定的水洗度,都以供石形式置座供设,底座多为天然树根。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陈从周《柳州奇石展观记》刊发于《新民晚报》1991年10月2日副刊

陈先生的《柳州石记》,其实是一篇小品文,这是当代名人为当代赏石的代表性石种所作的开篇之作,也是当代赏石诗文中的重要篇章,具有纪念意义和重要价值。此篇文章作于“一九九〇年庚午于上海豫园谷音涧南轩”,当是应园林部门之邀所作。1988年豫园东部改造扩建对外开放,主其事者便是陈先生。此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百字,却有晚明小品文之趣尚,也是一篇美文: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豫园东部“引玉”月洞门眺望“玉玲珑”

“少读柳宗元集,慕柳州山水,其说景之文,受益至深。近见柳州石,益增向往矣。天下之大,石无处不有之,长物也,又何足为珍。然柳州之石顽中寓秀,小中见大,云影华枝,仿佛画本。品石者但知雨花石,未有以柳州石入品者,盖所见无多。平心而论,柳州之石,产于溪中,得之随手,非开山破景而求之,亦不必以水碗映之,体形较大,可作案头清供,而变化之多,色泽之润,把玩生趣,发人遐思者,故品石赏石,自古成风,诗人咏之,画家绘之,寓文学艺术哲理其间,珍贵几同珠玉文物。余爱石,老而弥笃,借此寿身,小言者亦抽象艺术品。际此提倡文化生活之日,柳州石堪称宜人敦品,静中生趣,余一见钟情,乐以小文介绍于同好,想不以余言为非也。”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广西天峨石“迎客松”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柳州奇石馆收藏的天峨石 尺寸:14X15X17CM

当时,陈先生所见到的柳州石,包括豫园“柳州奇石展”展出的奇石,主要是天峨石,也是当代广西红水河水冲石开发的第一代石种,产于柳州近郊天峨县境内的红水河河段,外形多为卵状,体量多在二三十公分,肌理常见浮雕凸纹,效果如同版画,素雅清新,奇逸古拙,状形象物,自成天趣。当代赏石所提倡的质色形纹,就是来自天峨石的审美。所谓质色形纹的鉴赏要旨,虽然源自雨花石(民国时期张轮远《万石斋灵岩石谱》就有以“形、质、色、文(通纹)”评判雨花石),但是雨花石的一大特点——也是缺憾——是需要注水供赏,天峨石则有相当的水洗度,不必清水以供,而且体量远远大于雨花石,观赏性更强,所以陈先生一见钟情,大加赞赏。此篇小品文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大师非常喜好赏石,所谓“老而弥笃,借此寿身”。这也是当代名人爱石的一则佳话。

俞莹:其介如石忆梓翁

柳州奇石馆收藏的天峨石; 尺寸:25X22X9CM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96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6月1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8年6月17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