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石头的审美

古人对石头的审美

对石的欣赏是中国人自我觉悟的表现。旷逸如苏东坡,一方面要维持那种君臣父子的秩序,一方面供着怪石,告诉他天下的事情是什么样的道理。

不管是园林,还是假山、盆景,都涉及到关于石头的问题。中国古代绘画里也大量有石头,比如宋徽宗的《祥龙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画家吴彬也画了很多石头。现代的画家也有画石头画得非常精彩的,比如刘丹。

中国人对石头有特殊的感情。我们的石头不是作为建筑的一个基本原件,而是作为文化里的一个基本特点。

《红楼梦》就是《石头记》,一个由石头引起的关于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需要的思考。一片顽石落入人间,经过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雕凿,最后仍然没有成为宝玉,仍然有顽石那种本然的、原初的、超越秩序的精神气质。

石是一个未雕的世界。先秦时期,老子就说过“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我不想像玉一样玲珑剔透,而愿意做一颗顽拙的石头。”这种想法在老子那里就有,在《诗经》里也大量存在。

很多人喜欢怪石,那是因为中国人的审美是“宁丑勿媚”。“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这是白居易的诗。又怪又丑的石头,怪是不符合秩序,丑是不符合审美规范。这样的东西,作为一种很高的品质,进入到士大夫的思想深层。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懂美的问题的,他可以从最原初的东西里发现最精致的东西。比如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那种巧夺天工、大匠不斫,表面上没有任何伸张,但是有一种哀而不表的内在的韵味,一种勾魂摄魄的美感。它以不美的形式达到极美的状态。并不是因为中国人聪明,而是中国人做一切学问都与生命、存在有关。石头所代表的顽拙的、清奇的、推崇生命价值、宁丑勿媚的道的精神便提供了思想的另一维度。

 

国石文化
出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玩石迷):古人对石头的审美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484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上午2:51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7: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