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石屏三观三悟

美石欣赏,有如品读名篇,循序渐进方得真趣,以目观入手,心观入境,意观入神,便可渐入佳境,尽享赏石之乐也。
鬼谷石屏三观三悟

《鬼谷出山》砚屏,清江石,净尺寸14*10cm,景男藏

/
/
举目纵览,屏中画面内涵丰富,自带赭墨山水之感。石生纹理,似勾勒皴擦,局部渲染层次分明。背景构图疏密有致,如高山巨谷,又似世事纷纭,兼有奇峰隆起,云流聚散。进而幻形仙佛百状,神色形姿,鲜活怪异,纵横张扬。整体色彩凝重内敛,有如石窟壁画,斑斓交错,渲染出千年宗教信仰的神秘感。
观画既要有整体纵横的把握,又要聚焦于细部“画眼”,以一点中心而统领全篇。画面核心位置,一位身姿高古,风骨狷介的老者,赫然醒目。老者皓首宽额,面貌清癯,眉目深邃,须髯飘洒,身材高大,襟袍宽大垂叠,步履从容,仿佛一位得道高士,步出山野,面向观者,徐步而来。
背景山水纷繁变幻,人物从容骏逸,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人物袍袖下摆,渐渐与山形水势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套用前人的一句经典,反其道而行之,可谓“虽自天开,宛由人作”,以天然画面石契入画理,便赋予此石以人文情怀,不禁联想,到底是哪位高士,踽踽独行于这深山巨涧之中呢。

鬼谷石屏三观三悟《鬼谷出山》砚屏局部

/
/
以心相石,寓情于思,便是将赏石的自然美,注入社会美内涵的过程。于是,这位山中高士的形象渐渐具体而清晰起来。那睿智的目光,沉稳的身形,超然的神采,不正是鬼谷先生的写照么。作为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先生始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的存在。以至于其隐居修行之地,至今仍有争议。但其云蒸雾绕的高山大川形象,却已卓然于石上。
“鬼谷出山”——藏家一语点题,表现出这位“谋圣”,既有通天彻地之智,又有弭兵济世之怀。进山修行,出山演道,以旷世绝学点化一众弟子,如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等人,纵横捭阖,各显奇功,直接塑造了战国群雄逐鹿,波云诡谲的历史。读石如读史,追思千古的过程,也是审美共鸣,思绪潆洄的过程。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描绘鬼谷子的诗句,词语铿锵,刻画到位,气韵磅礴。画屏中,山形云势的幻化,恰如这七雄龙斗,天下无君的纷乱时势,体现出各方势力的角逐。而掌控局势的鬼谷子,这时,正款款而来。虽隐身世外,却广布弟子,旋转乾坤,执手黑白,推动天下棋局……   
观画以心,便会产生共鸣审美,仰慕鬼谷先生的修养心性,才学智慧,教育理念和处事哲学。只有深入其思想三昧,才能为此画点睛,进而与圣贤神遇。

鬼谷石屏三观三悟2.3亿元拍卖成交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

/

 

观画入神,渐次出神,仿佛幻化出一个画中自我,与之神游共舞。所谓意观,便是以意赋石,意在胜石,貌似跳出画面,实则并非空想,而是依托意象,升华精神境界的过程。
追求意观之味,即可作今古齐观,去探寻画面人物的内心追求,仿效鬼谷先生,去洞悉人性,参想妙理,超乎俗世,沟通天人。
读石若读书,读进去,更需读出来,求的是精神滋养,认知提升。类比审美通感,与诗词书画相应,那精神顿悟的一刻,可以视为赏石的终极追求。石头终究是石头,收藏只是暂存,附加的自我意念,才是我与石,与天地自然,一霎永恒的见证。
三观画屏至此,仿佛已远离尘嚣,隐入白云。身随鬼谷之旅,耳闻绝世之经,意游宇宙乾坤,与山木同寿,友麋鹿同群。

·END·


国石文化出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顽石有灵):鬼谷石屏三观三悟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4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7月19日 下午11:58
下一篇 2023年7月29日 上午2: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