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满园石相伴

 

倍受瞩目的香港蘇富比2022年春拍会4月23日启幕,为时一周。共推出当代艺术、现代艺术、中国古代书画、中国书画、皇苑蕴珍——刘銮雄藏御瓷萃珍、广寒清照——乾隆、董邦达《中秋帖子词卷》、艺萃流芳——吴权博士藏珍、清韵晶凝——马钱特藏清代御瓷II、中国艺术珍品包括德安堂藏玉及愉悦满园等22个专场共3461件拍品,不乏重量级的拍品。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香港蘇富比2022年春拍会预展现场(小蘇摄)

其中“中国艺术珍品包括德安堂藏玉及愉悦满园”专场中,推出了荷兰著名收藏家、学者及艺术家贝索烈(Ferdinand M.Bertholet)的一组“贝氏艺术珍藏”。这批收藏,以明清两代春宫画为主,大多收录于贝氏所编的《愉悦满园》(Gardens of Pleasure。2003年)一书,曾经在2014年4月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愉悦满园——贝氏中国古代情色艺术珍藏”展出过,也是颇具特点的专题绘画收藏。

古代春宫画,有很多是叙事性的描绘(“暗春宫”)——不同于一般的性描写(“明春宫”),人物刻画细腻,景物描摹真切,呈现出更为真实的古代上流社会生活场景,是研究古代服饰、家具、陈设的重要佐证,艺术和历史价值很高。如这次专场上拍的“清康熙设色绢本《愉悦满园》”(一册八帧全),出自近代著名古玩商卢芹斋旧藏,画艺极为细腻生动,陈设布置具有皇家气派,应出自宫廷画师之手。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康熙《愉悦满园》设色绢本之一开(局部),铜瓶中插有红珊瑚等

这些画作很多带有赏石的场景,园林置石有太湖石,案桌供石有灵璧石、红珊瑚,乃至雨花石等,大致反映了赏石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其所在场景和供置形式,可以作为研究古代赏石文化史的素材,有的被网络引用转载。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18世纪设色绢本《闺中乐事》册页之一开,园置太湖石,桌供雨花石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18世纪设色绢本《燕寝怡情》册页之一开(局部),供案上有供石(类似灵璧石)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18世纪设色绢本《闺中乐事》册页之一开,桌上有供石(类似灵璧石)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19世纪描金设色黑漆纸本《夜韵》册页之一开(局部),供案花瓶中有红珊瑚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18世纪设色绢本《燕寝怡情》册页之一开(局部),桌上盆供有雨花石

春宫画开始流行于晚明时期。宋代开始流行的庭院人物画,到了晚明被植入情色主题,其中的焚香、插花等场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焚香(通常表现为“炉瓶三事”),流行很早,被视作为“宋人四雅”之一。其中,有的香可以用来催情,如龙涎香就具有“益精髓,助阳道”(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十)的功效,这与情色场合颇为合拍。插花的功效大致相仿。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康熙《愉悦满园》设色绢本之一开(局部),香几上有“炉瓶三事”

至于赏石,从室外园林到闺阁案桌,从太湖立峰到灵璧供石,也是无所不在。有学者将春宫画的构图元素列为屏风,湖石、假山,柳树。(李燕《晚明春宫画研究——以套色春宫版画为中心》)其中,太湖石(假山)还被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寓意是男女行云雨之事的“巫山”,因为几乎在所有的春宫画(室外)中,都有太湖石(假山)的身影。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园无石不秀,太湖石向来是古典园林中的重要观赏元素;另一方面,太湖石立峰或假山也有障景的功用,可以作为遮掩情色活动的天然屏障,尤其是通过其中透漏的孔洞(如同窗户),给第三者带来偷窥的刺激和愉悦。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明末王声《诗意图》之一开,表现男女在太湖石旁亲昵

将太湖石与情色联系起来,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中的一出:相国之女崔莺莺夜晚在花园中的太湖石旁焚香祭拜,书生张君瑞躲在太湖石旁墙角后面偷窥……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明代万历四十二年王氏香雪居刻本《西厢记》书影

作为古代戏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西厢记》自元代诞生以后就风靡一时,明人誉之为“天下夺魁”“神品”,明刊本就有六七十种,对于戏曲、小说、诗文、绘画、工艺美术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与《西厢记》被合称“双璧”,都是描写男女情色的戏剧故事,也成为后世春宫画所主要表现的题材。《牡丹亭》描绘了贫寒书生柳梦梅与官宦小姐杜丽娘的爱情故事,主要发生在虚构的梦境中。杜丽娘梦见与一书生在后花园牡丹亭畔幽会,从此相思成疾,弥留之际要求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 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自己的梦中佳人。于是,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可见,《牡丹亭》中的太湖石,也成为了有关情色的重要“道具”。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清康熙青花“牡丹亭”故事图盘

其实,将太湖石与情色联系在一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担任过苏州刺史,曾经将在苏州获取的几方太湖石置于洛阳履道坊宅园中。白居易也是最早题咏太湖石的一位重要诗人。他曾作有《感旧石上字》:“闲拨船行寻旧池,幽情往事复谁知。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陈结之,是其爱妾桃叶的名字,将爱妾名字刻在太湖石上,似乎是在宣示:“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白居易另有《结之》一诗:“欢爱今何在,悲啼亦是空。同为一夜梦,共过十年中。”可见,白居易和这位爱妾共度了十年好光景。后来这位桃叶因病早故,白居易念念不忘,所以有刻名于石的惊世骇俗举动。南宋周密《浩然斋词话》在援引此诗时评点称:“自昔未有以家妓字镌石者。”

仔细观察,在春宫画中,焚香和赏石往往是同屏出现的。这两者是否有关联呢?

金元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作有《云岩并序》一诗,序中提到他在观州(今属河北省沧州市)武伯英(官观州同知)园居中看到一方艮岳遗石“云岩”太湖石,玲珑透漏,在石底焚香,香烟缭绕,置于水盘之中,水上烟雾犹如烟江叠嶂之画意,叹为奇观。后来,此石辗转易手,元好问诗中有“一堆寒碧殊不凡,满谷春云更堪喜”之赞。这则故事被明末名士周嘉冑收录于《香乘》(卷九)之中,列目为“湖石炷香”。“江南三名石”之一的上海豫园古太湖石“玉玲珑”,也传说在石下焚香,石上各处孔洞里皆会涌出袅袅青烟。由此可见,玲珑多孔的太湖石,确实有收香持久的功效。

至于灵璧石有收香之效,早在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怪石辨”介绍灵璧石时,就明确提出:“此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则香云终日盘旋不散,不取其有峰也。”这个论点被明代士人所援引,如“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就有相似说法。周嘉冑《香乘》中也有类似说法。灵璧石究竟有何特质能够收香?我怀疑这和带有孔洞的太湖石一样,只有带有孔洞的灵璧石才有收香之效。 可以相佐证的是,还是《洞天清录》“怪石辨”,介绍有“东坡小有洞天”:“东坡小有洞天石,石下作一座子,座中藏香炉,引数窍正对岩岫间。毎焚香则烟云满岫。”云云。这方“小有洞天”石虽然石种未明(一说是灵璧石),但石身也有孔穴,这正是石头能够收香的关键所在。

【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描摹的苏东坡“小有洞天”,臆想成分居多

所以,在春宫画中,无论是室外置石太湖石,还是案几供石灵璧石,多有透漏之孔洞。这既是古典赏石透漏的主要特点,也是与香道相结合的一个看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愉悦满园石相伴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3314.html

(2)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上午8:59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上午9: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