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拥有广袤的戈壁滩和延绵的阴山山脉,资源丰富,盛产戈壁石,主要有沙漠漆石、大滩玛瑙、碧玉、筋脉石、眼睛石等石种。笔者根据观赏石的命名规则,依照“地域+特性”将这些石种统称为乌拉特戈壁石。严格说,这只是广义上类的称呼,具体石种可在前面加乌拉特,如乌拉特沙漠漆、乌拉特碧玉等等。
2014年,赏石艺术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我国赏石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2019年6月,笔者在当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观赏石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年努力,积极申报,乌拉特戈壁石艺术被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列入巴彦淖尔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确定了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并提出了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保护传承建议。
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元史的《百宫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康熙帝的《康熙几暇格物编》都从不同角度记载了戈壁石艺术,也为佐证内蒙古是赏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留下了不胜枚举的证据。
乌拉特戈壁石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地区。巴彦淖尔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原角恐龙地、智人转折点、阴山岩刻群、北方古铜都、长城博物馆、河套文化源”等诸多美誉。
乌拉特戈壁石,有大有小,既有大的气概,又有小巧玲珑的美,它的艺术美远远不是能用形、质、色、纹、韵和瘦、透、皱、漏所能表达的,可以说人类目前还远没有完全读懂它、理解它。虽然乌拉特戈壁石不属于古代四大名石,但其在国内诸多石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苍劲、粗犷、浑厚”的艺术韵意是乌拉特文化的艺术再现。“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得到了广大赏石者自发的保护、传承。乌拉特后旗的玛瑙湖石博城、乌拉特中旗的珠力格泰奇石城、临河区的七彩文化街和恒丰奇石市场以及许多个人藏馆都是传承弘扬“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代表性场馆,展示着乌拉特戈壁石、叙述着观赏石的发展史。当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观赏石协会定期举办赏石活动,弘扬赏石文化,推动“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蛇盘兔
千百年来,赏石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和文化,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走向大众人群。赏石艺术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首先从国家层面对赏石艺术做了法理上的认定:“赏石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拉特戈壁石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天然形成的戈壁石为审美主体,发现石头自然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元素所能构成的艺术形象,赋予其审美意韵和人文内涵,可概括为“天造奇石、人赋妙义”。赏石艺术一般分为采集、清理、审美发现、配座、题名、展示、鉴赏等环节,有的以目代刀、瞅石成型,通过组合、集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展示。有的用金银镶嵌乌拉特戈壁原石,纯手工制作首饰、配饰。有的将戈壁石经过手工雕琢,制作成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沙嘎民族手工艺品,赋予乌拉特戈壁石新的意境。鉴赏时可通过赋诗、配文、绘画等形式阐释其审美意境和体验感悟。特别是,2014年,巴彦淖尔市和乌拉特后旗分别荣获“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戈壁石之乡”称号,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当地多种媒体开辟专栏;观赏石协会出版《藏鉴》杂志,藏家出版多部专著,举办多场大型石展宣传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广泛营造乌拉特戈壁石艺术文化氛围。
贝珠
1.自然美与艺术人文的有机融合。赏石艺术不同于书法、绘画,是形式先于内容、形式决定内容、也就是观赏石物质的存在先于审美艺术的产生。以自然的本质之美为基础,通过感觉、知觉、联想来创造艺术之美,满足人类审美需求。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创作素材是自然的戈壁奇石,艺术创作过程就是对自然之美的发掘,认为“天地大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其艺术特征的外在表现应具有审美性和主体性。能给人带来愉悦,通过对形、质、色、纹、韵等多种元素的感知和体验,以及配座命题、组合陈设的审美创造,表达人的思想与情感。
2.乌拉特戈壁石独特稀有、内涵丰富。观赏石是大自然中的稀缺资源,无法再生。乌拉特戈壁石经过人们多年的大量采集,产地所剩原石匮乏,大部分已流向全国各地,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发达地区的人们大量收藏,近年来也有少部分名石回流当地。乌拉特戈壁石的审美表象可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不管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都可以演化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幻化出深邃悠远的审美境界。激发广大赏石爱好者的兴趣,吸引赏石爱好者广泛参与。目前,全国乌拉特戈壁石收藏者有数百万人,仅内蒙古自治区就有数十万人,巴彦淖尔市有数万人。
狮道神座
寿星
如意锦囊
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普价值及艺术价值。其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提出的“六个一”赏石新理念和“三个功能”正是对赏石艺术在当代社会功能的归纳和诠释。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戈壁石家喻户晓,早已形成了爱祖国、爱家乡、更爱美石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巴彦淖尔市有从事观赏石宝玉石产业者3万余人,有店铺、藏馆1000多家,在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临河区等地兴建了十几家大型观赏石交易市场。随着赏石文化“热潮”的不断高涨,形成了捡石、藏石、宝玉石雕刻、镶嵌、销售的产业链。
夏荷蛙鸣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巴彦淖尔赏石、爱好、收藏者队伍逐渐壮大,保护、传承、弘扬并举,让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已成为重要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载体,巴彦淖尔市建成了多个有规模的赏石艺术馆,先后举办了6次赏石艺术高层论坛,2003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几届全国观赏石博览会,等级高、规模大,充分展示了乌拉特戈壁石的魅力,在全国赏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工作也尚有提升空间。
一是从事乌拉特戈壁石艺术传承保护的人员不足。现有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为兼职人员,且人员流动大、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潜心从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可以说赏玩石头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沉下心来搞文化研究的人则少之又少。也缺乏职业素养和长远目标。
二是乌拉特戈壁石艺术非遗项目产业化程度低。虽然乌拉特戈壁石通过产业化发展,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但对于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文化内涵挖掘、整理、研究不够,与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整体创新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观赏石产业低迷不景气。许多实体店关停并转,或勉强维持经营。与外地石商、藏友交流困难,制约了乌拉特戈壁石产业的发展。
坐禅
仙居
沉思罗汉
一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乌拉特戈壁石艺术”非遗品牌建设,增强非遗保护意识。推动研究制定《乌拉特戈壁石艺术保护与传承办法》《乌拉特戈壁石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创新发展模式,定期组织举办乌拉特戈壁石艺术非遗展示活动、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推动赏石艺术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
二是积极发展乌拉特戈壁石艺术产业。争取当地政府更多关注,申报文旅项目,匹配地方性资金,建设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博物馆。探索建立地方性保护、研发模式,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振兴,开发乌拉特戈壁石艺术衍生品及文创产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将乌拉特戈壁石艺术非遗项目引入河套非遗小镇,积极探索文旅企业反哺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研究。搜集、整理古石、古石谱,组织开展乌拉特戈壁石认定、建档工作。向自然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争取地质调查方面科研项目。梳理戈壁石种类,编纂出版《巴彦淖尔石谱》《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制定《乌拉特戈壁石鉴评标准》。
四是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培养非遗传承人。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争取早日将乌拉特戈壁石艺术列入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培养更多的乌拉特戈壁石艺术非遗传承人,带动整体行业的良好有序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