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藕断丝还连

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

之比较研究

作者:葛星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纲要
何谓“水石”:水石审美与中国传统赏石之关联
盆山源起:镰仓时期来自中国大陆的赏石概念 
 
仰慕:对中国赏石传统的亦步亦趋 
 
演变:本土化“水石”的兴起
小结及观点分享
 
何谓“水石”
 
“日本水石”三种定义:
 
河川产石为主(石种说) 
 
水盘置石(置景说) 
 
山水景情石的简称(意趣说)
 
然而,“水石”其实是一个近代才出现的概念。在此之前,使用的是“盆山”这一与中国大陆传统赏石息息相关的词语。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盆山源起:宋朝文人与禅僧审美的传入

 
日本水石的审美雏形,源自宋朝文人的“盆山(盆石)”审美, 并通过赴日禅僧得以传播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苏轼)
 
“北窗小雨余,盆山郁葱蒨”(陆游)
 
“一峰寒浸碧琉璃,浪打枯严(岩)水半攲”(元初赴日僧无学祖元《太守送菖蒲石》)
 
“我吹水而鼓起四海之洪涛,泻峰而垂下九天之飞瀑。”(镰仓禅僧虎关师炼)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追慕大陆:日本水石等亦步亦趋
 
对宋代文人的追慕,在日本禅林甚至有“东坡,山谷,味噌,酱油” 之说
 
“洞庭湖”、“潇湘八景”等中国山水形象成为水石的经典意象 
 
室町时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与中国明朝建立的贸易关系,更让大量中国文化产品以及赏石流入日本,成为贵族、富商以及文人追逐的名贵商品。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本土化的抬头
 
然而,在日本水石界,中国古典赏石的“皱透漏瘦”并未成为通行的审美原则,原因是?
 
江户初期禅宗、茶道引发的文化本土化浪潮,中后期以赖山阳等文人为代表的文人赏石的本土化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绘画史研究者徐小虎曾提出,日本在接纳外国文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风潮的交替出现,即对原文化的一丝不苟、 有如镜面一般的复制,和在一些天才的想法的刺激下逐渐抬头的本土化的改造。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追求圆融意象的禅宗与茶道,本土化造就有别于中国赏石的“舒缓平远”的日本水石风格
 
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赖山阳等文人兴起的“水石形式本土化”:赖山阳藏石“大和群山”
 
小结与观点分享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用“藕断丝连,若即若离”来形容中国赏石与日本水石的关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经济、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日本水石形成高峰,并先于中国赏石进入国际舞台,至今依然是西方观赏石的主要参照对象。
 
究其原因,我曾在近日一篇文章中小结为:“中国赏石更追求心性的展现,而日本赏石为审美形式进行了传播上的设定。因此,中国为赏石创造了精神内核,日本为赏石提供了有助于传播的形式,两者在历史中相互促进与传承, 在某些历史阶段又能够在一方失衡的时候适当地给对方加以扶正,这正是赏石这一审美活动在东亚大地上绵延千年的秘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上石语):葛星 | 藕断丝还连:中国传统赏石与日本水石之比较研究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2699.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5月16日 下午3:56
下一篇 2021年5月20日 下午3: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