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2020上海浦锦一品奇石文化艺术展进口处布局
由上海鹏欣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璞石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上海浦锦一品奇石文化艺术展,近日在浦东浦锦街道一品漫城风情商业街璞石斋艺术馆展出,海选自各地知名藏石家的60方精品,在200平方米的展厅以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展示,展期将持续到本月底。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2020上海浦锦一品奇石文化艺术展内景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观众在参观石展
此次石展可谓精品荟萃,展陈精彩,象形状物,美不胜收。今年是农历庚子鼠年,几方“鼠石”非常点题,十分吸睛,如陈炉石“生灵”(倪国强藏)、大湾石“金鼠”(陈善良藏),一为造型石、一为图纹石,形象生动,传神阿堵,堪称绝妙。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陈炉石“生灵”(倪国强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广西大湾石“金鼠”(陈善良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灵芝”(杨铁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玛瑙“玲珑”(严文青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玛瑙组合“谁动了我的晚餐”(顾卫东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蒙古国筋脉石“金钱龟”(池沛霖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苏丹古磐石“雏鸡”(窦春华藏)
参展石种涵盖内蒙戈壁石、安徽灵璧石、陕西陈炉石、广东英德石、云南黄龙玉、广西大化石、彩陶石、来宾石、北丹石、大湾石、四川长江石、贵州盘江石、新疆风凌石、福建九龙璧等十多个主打石种,每一石种都有其代表性的藏石。其中,内蒙戈壁石可谓大放异彩,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包括如沙漠漆、葡萄玛瑙等名贵品种均有“出镜”。如沙漠漆“法螺”(邓思德藏)参展获誉无数,石界耳熟能详,声名远扬;葡萄玛瑙“映山红”(杨阿龙藏)首次亮相,体量较大,山形造型,色泽喜气红润,颗粒珠圆玉润,也是难得一见。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沙漠漆“法螺”(邓思德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葡萄玛瑙“映山红”(杨正平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葡萄玛瑙“映山红”局部
其中,有几组对石吸引了观众的聚焦,也是此次石展中的一大亮点。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陈炉石对石 “出山”(倪国强藏)
如石展进口处的“迎宾石”——陈炉石对石“出山”(倪国强藏),便是陈炉石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2019年4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展览厅“石非石——中国生活艺术展”首秀便广受好评。这组对石,左右形状、纹理十分对称,外部轮廓线条非常洗练精到,中间断口上下整齐完好,有明显的自然包浆,合则严丝无缝。石表凸起的纹理,仿佛白云苍狗,云卷云舒,带有几方涌动感。这种对石,形成难度极大,形成概率极低。主题“出山”演绎也是颇有意味,看似两扇打开的山门,高士从深山修行悟道以后,决然出山辅助明君经邦济世,带有积极的入世意味。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陈炉石对石“出山”局部
对石,又称合石,俗称老断。所谓对石,其实不是很严谨的称谓,虽然对石以两块一组较为多见和典型,但数量并没有限制,曾经看到过一组有多达一二十块的对石,所以称为合石更为准确,也更有意味。这让人联想到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起始的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按照最新出版的《赏石简明词典》(寿嘉华、王先成主编,《宝藏》杂志出版社2020年5月版)中“合石”的解释:“指通过人力把自然力再分离形成的两块或多块石重新集合的观赏石。……自然力再分离前的状态石称母石,再分离后的各块石称子石。……通常把两块子石集合而成的合石称为对石,多块子石集合而成的合石称为巧石。”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对石“金猴”(薛云生藏)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对石 “金猴”左石
对石,无疑属于组合石类别,所以,它对于配座、组合、演示等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其表现的特殊性,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一般来说,对石的结合部分最好要有一定的距离,以显示其原来的相合之处,但是过犹不及,并无规律可循。如展览中的一组内蒙戈壁石对石“金猴”(薛云生藏),属于碧玉中的俏色,非常少见,底色为红碧玉,中间有黄色参杂,恰好构成了两只猿猴形象,正蹲坐着,前臂修长,作抬伸牵拉状,尤其是左方脸部特征似能可辨,十分喜气。这组对石,其分崩的部分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具有一定的凹凸变化,使得其对开的画面容易差异性较大,但两者并没有南辕北辙——可以理解成一公一母的对猴。这也是其难得之处。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对石 “金猴”插屏式座架
这组对石的配座也是破费周折。最初是配制了一对插屏式座架,也是非常惊艳。但是,因为这对奇石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四边棱角较多,再加上座架色彩与石头较为接近,使得其表现力有所不逮。此次展览之前,制座高手秦石轩与藏家商量决定推倒重来,为之煞费脑筋。先是想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故事,设想成两本书册样式,取名“悟空传”。但是,这对奇石中的猴子形象,与大家感知的孙悟空差异较大。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对石 “金猴”书籍式座架效果图
其实,这对奇石中的形象,更像是一对长臂猿,前臂的修长灵动十分显眼,在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笔下经常能够见到。张大千自称是黑猿转世,其师曾熙曾经为他题名为蝯(古同猿。张大千原名正权,曾用名张蝯,后改名爰)。张大千还特意强调猿与猴之别,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猴子性淫,难分好歹,小孩子手中的食物猿不会抢,猴子可就会乱来,所以他喜欢猿而从来不养猴。画家一生爱画猿猴,喜临仿宋代易元吉画猴作品,晚年爱蓄猿猴。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张大千1968年作《老树灵猿》
最后,定下来的“金猴”制座方案,还是以花果山为背景形象,两边各修饰一些桃树,一方面是点题,另一方面也是掩饰原石外轮廓造型上的缺陷。最关键的是,两方底座可分可合,分则可以独立欣赏,合则形成一个整体,两方底座一左一右一侧的轮廓线呈绞合状,可以连成一体,也是一种巧构。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对石“古砚”(刘振宇藏)
相对来说,对石最多见的还是上下分崩状态的。如此次展览中的一组内蒙阿拉善马鬃山产的戈壁石“古砚”(刘振宇藏),石色灰黑,石体一分为二,下部为砚台,有凹陷的砚池,上部则为砚盖,两者相合严丝合缝,成为一个整体,断口风砺度极好。这类天砚,在新疆风凌石(泥石)之中时有所见,内蒙戈壁石中却并不多见,也就是说,其形成难度比起新疆风凌石要更大一些。推而广之,新疆风凌石中的对石数量,要远远大于内蒙戈壁石,甚至可以这样说,新疆风凌石是对石最多见的石种——没有之一。这是由其特定的恶劣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新疆泥石对石“天砚”(枕石斋藏)
新疆风凌石主要产自哈密和鄯善地区,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降水稀少,昼夜温差特别大,而且风沙也特别大。气温的暴热暴冷,有时候早晚温差达到二十几度,长时间的温差急剧变化,使得原岩容易分崩离析,原石也易形成对石,再经过风沙长时间的刮砺磨洗,也容易使得断口出现自然包浆。
对石无疑是赏石中的别裁,形成难度很大,要成景状物更难。从其形成难度的自然环境来看,相对来说,水冲石最难,山石其次,风砺石再次。对石的鉴评,除了主题呈象之完美与否之外,形成难度也是一个重要考量,特别是断口自然包浆程度好坏甚为关键。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广西水冲石对石“契”(雅轩阁赏石文化联盟藏)
相对来说,凡是对石分离时间越久,其自然风化程度越高,自然包浆也越好,与此同时,其断口之间的合缝程度也越差;反之,如果对石其合缝程度越高,那么其断口之风化程度往往也越差,其分离的时间也越短。好比是鱼与熊掌,两者无法兼得。另一方面,对石断口风化程度较差的(也就是分离时间不很久的),往往容易找全;反之,对石断口风化程度极好的,往往不容易团聚,因为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经过长时间风沙、流水乃至地质运动等的搬运和迁移作用,时间越久,两者分开的距离也就越远,直至再也无法相聚。
这让人联想到,观赏石中时有所见老残或老崩的现象,其断面明显,但已有自然包浆覆盖。其实,其另一半可能还在,只是无缘团聚了。有时候,石友们(包括本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一组对石,分别是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得到的,冥冥之中,也是天道酬勤的一种眷顾。

【谈古说今】璞石斋中赏名品

内蒙戈壁石与大湾石组合“夏日池塘”,红色戈壁玛瑙为对石(枕石斋藏)
这就像是生命无常,合久必分,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对石的沧桑感和难得之处,让人联想到了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98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12月2日 下午2:51
下一篇 2020年12月2日 下午2: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