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相对时下不少炙手可热的“主打石种”,显然属于小众。
石界的“百花齐放”尽管也给了它一席之地,但仍局限于少数与传统文化渊源较深的人士,就像幽兰、墨竹被挤压在一个不大的“阳春白雪”的空间里。
沪上杜海鸥藏古英石
英石【玉山悬瀑】2014年保利秋拍
“云在意迟”专场以92000元成交
其实,作为古典“四大名石”之一的英石,一直以古董珍玩和皇室贡品的显赫地位在中国的赏石文化史上雄踞千年。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它有一个如花似玉的石种名称。
英作花解始于东晋陶潜的“落英缤纷”,它在灿若繁星的古今石玩中,是唯一被直接冠以这种芳名的石种。
【灵姿仙韵】 英石|一石斋 藏
人们在对英石的审美鉴赏中运用得最多的,不是现代的“形、质、色、纹”,而是古典的“瘦、皱、漏、透”。
这告诉我们:英石貌美如花的价值不在具象而在抽象,鉴赏英石的重点不在象形状物即将其物态化,而在刻镂无形,即从石头上去寻求一种空灵的视觉美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抽象诗性美学意境。
【云情雨意】英石|一石斋 藏
当参观一流的英石展时,它带给你的第一印象很可能会感觉突兀、另类,经过仔细观察后,你就会发现英石的材质结构与众不同,它们的“骨骼”、“肌理”被大自然“蜂巢化”、“朽木化”,形态千疮百孔,透风漏月,比灵璧石和太湖石显得还要苍老!
【岁月留痕】英石|冯顺 藏
它不像许多现代观赏石那样流光溢彩,而是像倒退了几千年,感觉头重脚轻,颠三倒四,风格特立独行。
但是你很快就会被融入一种“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赏石意境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行云流水】英石|一石斋 藏
这就是英石特殊的语言符号和文化语境,它所有的哲理、诗情、和美学意境皆源于此。
英石同时带给人们两种美感:具象美和抽象美、自然美和人文美。而它真正的拿手好戏还是将具象美羽化为抽象美,将自然美升华为人文美。
【纵横】英石|於善波 藏
俞莹老师在《云头雨脚如沐春风》一文中写道:所谓云头,是一种动态的捉摸不定的抽象形态,这与古典赏石之形态特点十分相似。所以,古代园林立峰之中,有很多是以“云”命名的。仅苏州留园就有冠云峰、岫云峰、瑞云峰……
前文所述的“头重脚轻”即指云头雨脚,它就像一座倒扣过来的园林立峰。
【云挂】英石|施麒虎 藏
【飞马探云】英石|一石斋 藏
具备云头雨脚条件的石头利用自己特殊的语言符号被人的意志羽化了,在人的视觉中形成了一座空灵的圣山,英石由自然物变成了自在物,由具象形态变成了一种“捉摸不定的抽象形态”。
云头雨脚的实质显然是在“避实就虚”。它反映了虚与实之间的一种主从关系。
【米芾拜石】英石|沈建华 藏
我们玩石人中确有少数人看不懂英石,只能从具象的角度去对赏石造型作通俗化的理解,宁可将石头的名称取得似是而非,也不愿放弃对具体物象名称的追求。但他们忽略了无象中的大象,即英石另一个“无象”世界里彰显的清奇典雅的人文内涵和绚丽缤纷的美学意境。
【华夏祥龙】广东英石|李振坤 藏
【啸傲烟霞】英石|邹顺驹 藏
构成美学意境的两个要素,一个叫景美,另一个叫情美。石头能否让人触景生情,令人眼前一亮,令人怦然心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美慼。
其美感越大越明显对人心的触动才越大,所生之情才越强烈。而景不过是一种自然美,情才是经过升华以后形成的人文美。二者巧妙结合后,便有了诗一般美妙的美学意境。
【叠云】英石|一石斋 藏
【坚韧】白英石|焦立廷奇石置景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悟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
这是对诗情即美学意境的极好概括,也是对赏石审美观的一个鲜明写照。
英石由于形态和结构可塑性强,尤善刻镂无形,再现抽象,能使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故有石之花魂的美称。
【期盼】 英石 |刘伟松 藏
【腾云】英石|胡惠群 藏
尽管英石以空灵美著称,具有极高的抽象美和意境美。但也不乏写实性强,具有圆雕性质的具象美。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旧藏英石【麒麟】
它有不少山水造型具有自然美的特色,酷似真山真水。
【锦绣江山】英石|邢春阳 藏
【霞山幽景】红英石|邢占峰 藏
不过英石的具象美往往与哲理和诗意连在一走,与抽象美一样,同样具有极高的美学意境。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