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市博物馆外景 
 
金秋时节,石展扎堆。有个石展,规模不大,宣传低调,甚至没有举办开幕式,没有广发英雄帖,更没有评比金银奖项,但品位脱俗,展陈精彩,精品荟萃,给人以极大的愉悦感和舒适度,是石展中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典型案例,值得借镜。那就是在浙江丽水市博物馆举办的“山海天地——丽水赏石文化展”。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赏石文化展内景之一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赏石文化展内景之二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赏石文化展内景之三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赏石文化展内景之四
 
此次展览,展览面积约600多平米,展出的78方(组)赏石作品,来自主办方丽水雅轩阁赏石文化联盟的七位成员。如果换算一下,每方(组)赏石作品的展示面积有近8平方米,每件(组)赏石作品之间的平均距离有1.5米,十分适宜,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赏石作品之间的观赏干扰度。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江西潦河石“本心说”
 
前一阵子疫情期间,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接触“保持社交距离”,其实,石展(包括其他艺术品展览)的作品之间,也有一个展览距离,一般以相互之间没有视觉干扰为宜(大致在50公分以上),这样可以让观者保持一个比较从容的视觉集中度。只是如今很大部分石展,都是展品多多益善,甚至上下左右的赏石作品展示距离亲密无间,丝毫没有考虑观者的感受,与超市商品陈列的形式并无什么不同。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2019年4月国家大剧院“石非石”展一景
 
每次石展应该展览多少件作品,当然也是因地制宜,因石而异。2019年4月北京国家大剧院展览厅举办的“石非石”展,展览面积有一千平方米,展出的以大中型厅堂供石为主,一共仅展示了48方(组)精品赏石,而且完全是美术馆开放式(场景)的展览。这也是一次可以模仿但难以超越的石展。此次丽水赏石文化展,展出的赏石作品以中小型供石为主,展览形式以博物馆封闭式(展柜)为主,这应该也是中小型石展的一种取向。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内蒙戈壁石组合“老子抚琴”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内蒙戈壁玛瑙“雪莲峰”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河南凤眼石“石空”,是雅轩阁赏石文化联盟的标志
 
石展展示空间的大小,只是观众的一个愉悦度和舒适感的问题,最关键的当然还是赏石作品的质量。丽水赏石文化展主办方丽水雅轩阁赏石文化联盟,来自各地的七位成员,既有资深的赏石家,也有慧眼独具的“后浪”,其参展的赏石作品,除了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把关之外,而且其作品的表达形式,包括展示道具和底座制作,也都是精心之作。即使有几方赏石,大胆摒弃了底座和道具,素面朝天,仅以灯光聚焦,但同样气场大开,不同凡响。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内蒙戈壁石组合“江山永固”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内蒙戈壁石“芝云供”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戈壁硅化木“如意”
 
关于赏石,一般认为作为完整的作品,应该含有人文附加,包括但不限于命题、底座、演示、赏析等环节,其中底座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赏石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品,有时候无须底座,也自成其器。从古代绘画来看,确实有的稳底(平底)的供石不设底座,自然成器。如今,赏石不配底座还是需要慎之又慎,不能滥用,就像有的赏石作品命名为“无题”一样。一般情况下,如果赏石本身的表现力已经无须底座支撑和束缚了,也就是说,再好的底座也不合适的话,那么无妨可以舍弃底座。从此次丽水赏石文化展的几方(组)没有底座的赏石作品来看,大都属于表现力极强的,确实无座胜有座。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广西合山素彩陶对石”契“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埃及戈壁石“劲节”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蒙古国铁石“养心”
 
此次丽水赏石文化展参展的78方(组)赏石有近30个石种,涉及景观、人物、神兽、古典、宗教、文房等题材,其中又以内蒙戈壁石、广西水冲石居多,这也是当代赏石的主打石种。值得一提的是,每方(组)赏石作品都有精彩的诗文赏析,主办方还印制了精美的石展画册(《雅轩阁新古典赏石雅集》),充分体现了主办方“仰望古典,精致审美的初心”。正如赏石家印寂为石展所撰前言《本自精心续古风——新古典赏石的精致表达》中所述的:“有了精致的追求与表达,方能做到‘一石成器,方有魂焉。’让自己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散发出守望古典的精神,同时又自成体系,诠释出自己从立意选题到配饰表达的整体风貌。如此精耕细作,石头便有了自己的灵魂,注入了人文风骨的灵魂。”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雅轩阁新古典赏石雅集》内页之一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雅轩阁新古典赏石雅集》内页之二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雅轩阁新古典赏石雅集》内页之三
 
如果说,展会是赏石文化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那么,如今赏石界大大小小的展会,却越来越感觉倾向于圈里人的内循环,参观者多为石界中人,宣传报道少见主流媒体,这与举办场地的选择有着莫大关系。
其实,类似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主流艺术展览场馆,自带流量,能够吸引赏石圈外人士和主流媒体的关注。如此次在丽水市博物馆举办的丽水赏石文化展,虽然没有开幕式,没有新闻发布会,当地主流媒体却不请自到,集中报道。本人也是属于慕名而到者,可见酒香不怕巷子深。主办方还在开展当天,在展会现场设有专业赏石鉴评指导,与市民互动交流,共同提高赏石艺术鉴赏水平。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雅轩阁外景
 
赏石作品进入主流艺术殿堂,这是赏石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应有之义。不过,这需要各级赏石组织和赏石界人士不懈努力,摒弃功利心,提升专注度,以赏石精品和完美演绎来打通与艺术界的任督二脉。这也是像雅轩阁赏石文化联盟这样的赏石团体组织所孜孜以求的目标。据雅轩阁赏石文化联盟盟主殷家建介绍,此次石展与丽水市博物馆联系对接,完全是按照博物馆的运营要求和工作模式,只是在灯光的布置上,作了一些调整和优化。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丽水雅轩阁一景
 
赏石进入博物馆,以今年4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为标志,六十件(套)古代赏石展示面积为400多平方米。此次78方(组)当代赏石在丽水市博物馆展出,展出面积为600平方米。两次石展,单方(组)赏石展示面积比较接近。从观赏者的舒适度来看,两者都比较适宜。由此看来,每方(组)赏石作品的展示面积以7平方米左右为宜,展览效果最佳。也就是说,如果有300方(组)赏石作品参展的石展,展览面积至少在2000平方米,才能有观展的愉悦感和舒适度。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2020年4月上海博物馆举办“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场景
 
赏石作品进入博物馆这个高雅艺术殿堂,其实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是对于赏石是否为艺术品诘问的最好回应。自然而然,对于参展赏石作品的品质会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底座、几架的展陈,以及题名、赏析的发掘,这也是检验赏石作品的文化附加是否达到完美乃至极致的很好途径和场景。从现场效果来看,此次石展的参展赏石作品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达到了要求。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海洋玉髓“孤禽引”
 
丽水赏石文化展参展有一方海洋玉髓“孤禽引”,大小正好如同玉器中的“四六牌”,画面空灵,留白大胆,下部三分之一为寒林苍苍,右上方有一只孤鸟展翅奋飞,构图完美,意境深远,所谓“久蓄鸿鹄志,长歌向杳冥。”此景此情,让我联想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著名诗集《飞鸟集》中的名句:“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其实,石展也好,赏石也好,我们确实需要给后人沉淀下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哪怕是留下一丝痕迹,也不枉赏石,不枉今生。
 
【谈古说今】丽水赏石有新篇
参观石展的小盆友们(殷家建供图)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5345.html

(2)
上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上午9:00
下一篇 2020年10月13日 上午9: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