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一词的现代语义最早来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说:“古今词人格凋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意”指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境”指外在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再现。这种情境交融的境界使人回味无穷。
纵观中国艺术,意境是其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准则,赏石活动也不例外。赏石的意境,可用叶燮的话简单归纳,即“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
“境生于象外”,出自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相关表述有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所提到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体现的都是“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的本质特征。
欣赏观赏石不能局限于观赏石外在的形式,更要开拓观赏石之外的无限空间,否则只能体悟观赏石表面直观的形式美,而由观赏石外在形式所衍生出的意境和神韵之美则无法体认。
这样不但会降低赏石这一审美活动的丰富性,也会使观者的思维仅仅局限于观赏石本身,而不能联想到观赏石传达给人们的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至于如何去体悟观赏石的意境之美则因人而异,因石而异,但也有较为通用的方法。观者可先从观赏石的纹理、质地、色彩、形状等入手,展开想象。
观赏石乃天地灵气所铸,是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可寄情抒情,亦可陶冶性情,其自然天成的气韵使其意境空间也呈现多元化、无限化,远远比观赏石本身的形状、画面等直观的美感更为丰富和广泛。
例如,一方蛙形观赏石,有些观者也许会联想到:一只蛙伫立在荷叶之上,周围是田田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花蕾、亭亭玉立的莲蓬,还有一湾荡着微微涟漪的池水。这样的意境宁静而美好,充满了自然的清新之气。有些观者会联想到:在庄稼地里,农民在耕种,而一只只青蛙正蹦着、跳着捕捉害虫,它们是保护农田的功臣,是庄稼人的好帮手,这样一幅场景则热闹而充满生活的气息,与前者的意境完全不同。
有些观赏石因其不同的经历而给藏家或观者带来特定的感受,赠石寄托着友人深深的情意,纪念石则留下了美好的情感回忆。所以,同一方石头却有着不同的意境,虽“形有尽”却“意无穷”。
赏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进人这样一座盛大的艺术殿堂,赏石者首先要从内心真正地接纳与喜爱观赏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观者以真正的爱石之心去欣赏观赏石的外在美,还应排除一切杂念,用一种空明寂静的心态去体悟石之自然灵气,做到石与心会,从而形成意与境的统一。
除了培养赏石者的爱石之心,还应提高赏石者的文化修养。在欣赏观赏石的时候,观者作为审美主体,观赏石作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的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美活动。文化修养较高的观者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会相对高些。
而赏石活动就是需要观者的审美发现能力与深度欣赏能力,所以,提高赏石者的文化修养将有助于提升其审美水平,应多注重平时的积累与学习,此外还应多与石友们交流,在沟通中彼此学习,彼此提高。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