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爱的供奉,
依偎的是两份孤独,
互相热情着无以名状的枯寂。
不曾奢望感动人,
只是希冀对得起每一方自然美石。
遇到我们的此生,
愿他们真的不会后悔!
呈现是质朴的
设计是为善的
沟通是真挚的
感受是温厚的
回味是唯美的
再见是不必的
缘来这个世界,
你和他、你和他们、你和自己,
就是个故事。
是个时间和空间交织的故事;
是个永生和短暂之间徘徊的故事;
是个在有和无当中感受痛苦与快乐的故事。
区别在于,
你在讲,
谁在听。
还是谁在讲,
你在听。
亦或是一个讲给很多听。
可以是讲过去、现在、未来。
也可以是过去、现在、未来在讲。
可谁相信了?
是谁感受了?
有谁同理心了?
一切从未停止,
也许更没有过存在。
一切从未变化,
该在那里就在那里。
为谁讲着故事。
听谁诉说着莫名其妙的似曾相识。
那些个石头讲得,
石头的故事!
美与爱的呈现,
是经生活洗练而升华的形而上之表达,
是令观者涤荡性灵的精神食粮获取之佳径。
晋唐宋元文人,
那“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惨淡经营、一丝不苟、九朽一罢的敬业精神和艺术道德;
不矜不伐、中正平和、豁迈达观、潜心渐修的创作心态,
清格操守,
恰恰是清、民末流文人所摒弃,
在当下这个只关注”钱”的时代渐尽湮灭的“古心”,
所谓”人心不古”。
欲表当代识见,
思慰今人魂依。
当师古人璀迹,
应怀古人之心。
陋室«心随万象»传统文人赏石系列展之”怀古”,
秉承着对赏石艺术的体验和理解,
负重前行,
坚持,
坚持为赏石艺术营造一个立于江湖之外的小天地。
时光荏苒,
得缘见处石之永恒,
更加体会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的人生真味。
就会更加感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岁月如歌。
唤醒尊重平等之初心,
激发惜时、惜物、惜人、惜缘之潜怀。
持怀古之心,
伴石于当下。
赏石之美,
爱石之灵。
过去过去,
未来未来。
可阅沧海,
可见……!
可见你心!
石头、奇石、美石、赏石,
鉴石而至石道。
载于长物,
悟于天道。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即践于行而知行合一。
赏石艺术生活用化,
理论深化之尝试。
赏其美而鉴其真、探其源、准其品、安其位。
石承历史、人文、美哲之时代风貌的艺术品属性,
可见、可研、可用、可传。
前辈姜澄清先生说:
” 赏与鉴,虽属近义词,但同中有别,赏是对艺术品的玩味,而鉴则有别真伪、辨源流、定品位的意义。赏而不能鉴,是浅下功夫;鉴而不能赏,是门言艺;惟二者兼能,才算是通透之功。只有学问家的艺术眼光、艺术家的学问态度合一不废,才可谓是中国式的“审美”。”
审美为赏鉴之根本,
人文艺术品已属艰难,
而解读自然艺术品之赏石,
尤其难,
难上加难。
赏石,
艺品巅孤,
术中极趣也。
赏石质朴之表达是美。
寄石以镜人,
阅石即是阅读心性。
载自然之法度、展万象于此刻。
千古寂寥归一刹、世间百年入瞬息,
万象写意无其法、圣人立象尽其意,
即是天地心性的自觉,
觉了然艺术而示人。
艺术何为?
践行美育、开化贪嗔、顿悟痴愚。
天地得清宁,
神心得灵正。
美如是!
赏石彰显之特质是真。
无意而为之,
乃艺术精神发展的终极追求。
西方的抽象到东方的写意,
无外乎脱离物质进而表达意识。
又或自有意探索无意,
达自然而然。
探超超神明、索返返冥无、得来去未穷。
可赏之石,
皆负天地生生大美之德。
其旨趣无息无限、无染无碍、无畏无我。
真如是!
赏石不动之不言是善。
不动如山,
生之地魄、发之天真、无为无害。
桑海浪浪不动色,
青山苍苍不留心。
隽永从善不挑有缘份,
和英意气不厌无知心。
行神万物,
超以象外。
具备意想无穷的创生,
超越一切时空的束缚。
归于园庭,
登堂入室皆得大自在,
达者当有大妙用。
用者为用,
无用者为无用。
善如是!
明化澄澈而弥远,
沉静涤尘而弥坚。
神宁孤透物,
光化默若息。
遇之自缘,
妙不可言。
尽识独善己身,
责含道弘光大,
启迪心随万象。
伴岁月之孕育,
会光阴之感恩,
唯赤诚而欲泪,
生仁爱而遍满。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
当今应怀古!
亿载守石默,
百年叹人生。
对石、语石、阅石。
赏其气韵生动,
悟其天道之载。
纵有世事无常,
也就看淡了。
是是非非何曾有所谓 !
一步有一步的风景,
一程有一程的感受。
误入红尘怎比山水逍遥 ?
磐石宛若柳絮,
无根随放、任意飘零、浮沉淡然。
阅石清清浅浅,
简简单单、宁静不惊、自在淡定。
一段自己的时光在意,
慢下来,
关注一下厅堂案头的风景。
豁达洒脱忘忧乐,
泛游沧海得寂清。
世事如流水,
不曾有返程。
耿耿于怀,
辗转反侧,
怎对得起这月圆的人间对花红?
过往如茧,
怎容自缚。
此生一梦盏茶,
苦甘合心境。
石观生梦,
渺渺无踪。
坎坷琢磨石透,
微笑东窗望西风。
奈何谁堪恋,
何必再重逢。
心随万象怀古展闭。
展,
当对得起每一方天地妙成的自然艺品。
览,
当装得下每一个欲随万象的美善真心。
未以多文多言行教化之能事,
盼以质朴自然之美馈谢观者。
无需专业、无需累学,
见了忘了、此刻就好。
禅宗主张顿悟,
“一见直入如来地”,
纵横万象得其此刻同在。
怀古而既知理法,
学古而不泥,
方不为古人理法所缚,
达到“有法而不言法”,
“无意”而有意。
大千世界,
本无一法,
但求一石一展不落有意而已。
世之匠气以为其法所得,
听之一二、见识一二、学模一二,
即可其言其文,
则归为无法所得。
何必侧目,
须一一透过,
妙处得大自在。
人石两忘,
古今俱化。
石即入雅观,
治目治心。
赏石艺术,
即是自然艺术,
即是社会艺术,
不动不言,
面石皆愧。
此展未尽美善,
立足往届,
非可全弃原有之功,
而别寻蹊径。
尝迈一小步,
盼启一大空间。
每个接触你的人,
心中都有一个认知后的你,
那就有了好多个你。
可是,
你只有一个,
一个属于自己的你。
一切在变,
认知在变、你在变,
岁月不停地蹉跎着一切。
心,
坚定了,
任世事沧桑、波谲云诡,
你还是那个你。
那个只属于自己的生命,
可以简单开心的你。
你去,
你来。
你来,
你去。
随意不随意 ?!
应是赏石让我们结缘相伴,
诚是各界挚友的支持与厚爱,
令策展成览心悦之余责任倍增,
知此路艰苦,
“我们一直在路上”!
恒以怀古立今,
习古学今,
唯望投一粒小石,
击出些许涟漪。
每届艰持续现此展而汇报心得,
给予道同者一方静谧窃喜,
拜石通心之天地陋室,
此心随也!
再次感谢
【不言堂】徐伟崇;
【澹悦轩】蒋世银;
【千水雅石中心】林维宽;
【马鞍天然奇石馆】黄时战;
【8号馆】谢冰冰;
【自然居】 侯仁军;
【鼎堂】 徐青龙;
【悟石斋】 徐清宇;
【宝藏】陆舜冬;
【南云琴庐】南云;
【柏盛随缘】 三宝;
各展馆、单位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一场“无邀之约”,
展以过、心未平、再共忆、谢诸友!
陋室文化揖手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用当代赏石艺术,追忆……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