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明代是古代版画和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代。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所有插图书籍出版约四千余种,其中明代刊印的占去过半。特别是到了明代晚期,印刷业空前繁荣,开始出现了一些彩色套印的书籍。如《十竹斋书画谱》就是其中的代表。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朵云轩重梓《十竹斋书画谱》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朵云轩重梓《十竹斋书画谱》石谱之一

《十竹斋书画谱》编印者胡正言(1580-1671年),字曰从,号十竹,又称次公,原籍安徽休宁,寄居南京。他多才多艺,是明末书画家、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在南京鸡笼山下创设了“十竹斋”,专门从事雕版印刷出版事宜。《十竹斋书画谱》分有书画谱、墨华谱、竹谱、石谱、翎毛谱、梅谱、兰谱、果谱共八种,每种四十幅,一画一诗书,其中既有胡正言的字和画,更汇萃了几十位书画家的作品,饾版彩色套印,可谓别有新意,与众不同。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到崇祯六年(1633年),历时十五年八种画谱陆续完璧。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胡正言篆《印存玄览》书影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兰谱》胡正言书题唐诗

因为填补空白,《十竹斋书画谱》一经出版,销量极好,坊间也出现了大量的翻刻本,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真赝难辨,如胡正言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刻本的告白中称:“近有无耻之流,见本斋传世已久,假冒本斋字号,希图射利,殊堪痛恨。今另作麟吐玉书图记,凡赐顾客商须认金陵承恩寺头山门东首巷内,方得真正十竹斋本号,不致有误。”云云。

说起画石谱,林有麟《素园石谱》比《十竹斋书画谱》早问世二十年,胡正言居住于南京,离松江不远,他应该能够见到过此书。林有麟大胡正言两岁,胡正言和林有麟是否熟悉,不敢断言,但从他俩的朋友圈来看,确实是有交集的。胡正言显然更加见多识广,如为《十竹斋书画谱》作画写诗的,计有吴彬、杨文骢、朱之蕃、文震亨、高阳等名家,尤其是,胡正言还请到了著名书画家、石痴米万钟为《十竹斋石谱》作序,这是林有麟力有不逮的。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梅谱》吴彬作画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杨文骢题诗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文震亨题诗

米万钟在《石谱题辞》中,从他为何爱石说起,他承认其爱石如痴,胜过先祖米芾,与其说是他爱石头,还不如说是石头爱他,“今睹胡君曰从绘谱,穷工极变,人而天矣,余安得相与昕夕游,令日作数拳,使我目駴色飞,飘飘然如升五色天,与娲皇上下庶几哉。石能好我欤?胡君其谓之何。”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米万钟《石谱题辞》,书法为崔超父书

《十竹斋石谱》收录了二十方(组)奇石的图绘,大多为园林置石,以太湖石为多见,具瘦皱漏透之姿,具体有诗文点明石种的,计有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宣石、锦川石(石笋石)等,其中宣石是首次入石谱。这可能与胡正言的经历有关。胡正言原籍安徽休宁,当时“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已享盛名,版画书籍刻印离不开雕版木刻,这些手艺人也多来自徽州,所以产自皖南宣城宁国的宣石,自然也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太湖石图绘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锦川石图绘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宣石图绘

也是巧合,差不多与《十竹斋书画谱》刊印的同时,崇祯七年(1634年)吴江计成刊印的《园冶》,在“选石”篇首次收录了宣石,计成并且提到:“曾见宋杜绾《石谱》,何处无石?予少用过石处,聊记于右,余未见者不录。”可见,宣石当时确实已经运用于园林置石了。《十竹斋石谱》收录了两方宣石图绘,其中有宣城乡贤画家王镂鼎的两首七言绝句与书法,其一是:“巧将岩壑笔头拈,宛欲生云可辟炎。昨接寄来乡信道,敬亭山失一峰尖。”其二是:“谱出巑岏胜琢成,白欺良玉击无声。不须雨露揩颜色,恰与图书共逸情。”诗中将宣石的洁白高冷的特点描绘的入木三分。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王镂鼎题宣石诗

与太湖石、宣石、锦川石(石笋石)等园林置石不同,一方灵璧石和一方英石,均为木制底座,为案几供石无疑,其木座形制与《素园石谱》所见大致相同,确实是明代形制,说明当时灵璧石与英石以案几供赏为主。两方造型都极具透漏之态,英石比起灵璧石不遑多让,颇为少见。张世和题书《英石铭》,也是少见的一段咏题:“云根烟截,墨雨初县。巉屼夜走,突落青莲。罡风劲吹,灵光疾穿。颖揭鬼工,粤峤失妍。于尔索照,与草同玄。”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灵璧石图绘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英石图绘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石谱》张世和书题“英石铭”

相比起《素园石谱》,《十竹斋石谱》应该说艺术价值更高,影响力更大,传播力更强。这既与十竹斋的品牌效应有关,也与众多书画名家的参与有关。著名诗人谢三秀天启五年(1625年)为《十竹斋石谱》赋诗,盛赞胡正言其人其书:“此老胸中具丘壑,尽驱群玉入毫端。云根巧夺太湖势,雨意横生灵壁寒。”云云。

《十竹斋石谱》画石为著名画家高阳所作。高阳是浙江宁波人,字秋甫(秋父),寓居南京,山水画意境幽深,善花鸟,画石尤精,为万历年间写生名手。其侄高友,字三益,得其真传,时称“二高”。高阳画石设色置景,非常雅致,并且各有名家赋诗题书,诗书画合一,所谓“广搜名笔,用成大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传神写景,费本糜工。”(胡正言“告白”)而《素园石谱》林有麟画石多为墨线勾绘,描绘文字则多是照搬前人所述,了无新意。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高阳《风荷图》

大体来看,两者所绘石头对象以园林置石多见,更偏向于写意——并非是特定对象的描绘,偶见带有木座的供石——《十竹斋石谱》有两方、《果谱》中也有一方,《素园石谱》中不到十方——可能属于写实之作,不过数量并不多。可以推测的是,虽然当时案几供石已经与园林置石分庭抗礼,但相比起园林置石并不容易入画,因为缺乏场景感。后世的各种石谱,大致也是沿袭如旧。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果谱》荔枝供石图绘

《十竹斋书画谱》印制精美,众口皆碑。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在1985年曾据北京图书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十竹斋本重梓《十竹斋书画谱》,在1989年5月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博览会上引起了轰动,获得了最高奖“国家大奖”。

比起《十竹斋书画谱》有过之无不及的,是胡正言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刊行的《十竹斋笺谱》,这部花笺图谱不但其规模是笺谱史上空前的,而且在原来饾版彩色套印技术上新创了拱花技艺,虽然不施色彩,但版面拱起纹饰具有立体效果,十分独特,惠泽至今。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笺谱》1952年荣宝斋重印本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笺谱》之宝素,运用了拱花技艺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明末青花博古筒瓶纹饰展开图,其中运用了拱花技艺,具有立体感

《十竹斋笺谱》全书共四卷,收图近三百幅,包罗万象,分门别类,计有清供、华石、博古、画诗、奇石、隐逸、写生、龙种、胜览、折赠、墨友、雅玩、如兰、闺则、敏学、尚志、寿征、灵瑞、宝素、文佩、杂稿等33类,包括历史故事、山水人物、文房器玩等,其中奇石不但单独列类,而且其图像屡有出现,也说明了当时赏石风气之盛。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笺谱》之“华石”,为胡正言所绘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笺谱》之“紫玉”,疑是端石璞岩。宋徽宗曾说:“端石如一段紫玉更佳,何必有眼。”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笺谱》之奇石

《十竹斋笺谱》构图隽秀,设色雅致,刻绘俱精,具有淡雅清新的意味,堪称明代乃至古代木刻版画中最高成就者,这些经典图像为后世所传摹不绝。现代文豪鲁迅曾誉之为“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三十年代曾与藏书家郑振铎等请荣宝斋重刊,可惜未能完璧。1952年荣宝斋予以重印。2019年9月,南京十竹斋艺术公司再度重刊《十竹斋笺谱》。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笺谱》淡雅清新

说起画谱,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刊印的《芥子园画传初集》(以后不断增删,版本不断更新,统称《芥子园画谱》)影响更为深远,被公认为是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也是中国画各种题材技法的百科全书,近现代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都受到过《芥子园画谱》的启蒙影响。不过,从渊源来看,《芥子园画传初集》无论是刊印技术还是编辑内容,明显受到过《十竹斋书画谱》的影响。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芥子园画传初集》书影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芥子园画传初集》内页

《芥子园画传初集》系清初戏剧家李渔女婿沈心友策划、编辑的一部画谱,李渔为之作序并予刊印,主要集中于山水画题材的创作,有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等,其中与《十竹斋书画谱》交集的唯有石谱,这也是山水画中最基本的题材。

李渔在康熙初年(1662年)前后从杭州迁居金陵,筑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大量编辑刊印书籍。《芥子园画传初集》编辑和刊印之时,胡正言尚健在,《十竹斋书画谱》早已洛阳纸贵。有学者考证,芥子园书铺曾经也翻刻过《十竹斋书画谱》。

《芥子园画谱》除了有系统画论总结指导之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这在《十竹斋兰谱》、《十竹斋竹谱》中其实早有体现,这也是首次图文并茂地具体介绍绘画(兰、竹)的基本技法,《芥子园画谱》想必也是受此启发并扩而广之。另外,《芥子园画谱》所敦请的一些名家,也在《十竹斋书画谱》中曾经出现过,如杨文骢、萧云从等。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兰谱》“画叶起手法”

【谈古说今】画石有谱十竹斋

《十竹斋竹谱》有“写竿诀”

可以这样说,《十竹斋书画谱》以及《十竹斋笺谱》不但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在赏石文化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603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上午11:46
下一篇 2020年3月8日 下午12: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