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平:赏石,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一、奇石,一部厚重的无字天书

经常参加一些赏石茶座,跟着主人巡视着他的藏品,水石旱石,南石北石,藏主告诉我每一方石头的来历和见解。

也受邀去出席大型石展,挤在人群里听老师们侃侃而谈,从地质到艺术,从理性到感性,解疑答惑,涣然冰释。

闲来与几个杂家小聚,他们也是奇石爱好者,发议论、表观点、谈感受。

王伯平:赏石,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费尔巴哈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侯康乙先生说:“我最爱读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奇石这部书。…在我有生之年,一点点、慢慢地读懂它。”

石头成了人们言说的对象,不但声口,而且也付诸笔端。于是,语言和文字成为了赏石最重要的途径。

石头:丰富、深厚、博大,它对我们撂下的任何评语都始终保持缄默。

王伯平:赏石,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作品名:奇崛   石种:戈壁石   收藏:丁福志(浙江桐乡)

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奇石在敞开胸怀的同时,也在和我们玩捉迷藏,极力隐蔽自己。终于,我们体会到了在它后面还有一个语言文字无法破解的谜底。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维特根斯坦说:“确实存在着不可言说的东西,它们显示自己,它们是神秘的领域。”

这个神秘的领域是什么?

1、天工使出了浑身解数,锻冶淬火、折叠扭拧、水噬风啃、磨砺渗色,它要把石头塑造成一颗颗可以品尝的艺术之丹。明•方以智说:“奇者,不为法缚,千变万化。”奇石有奇趣,单看外形就非常耐人寻味,有一种说不出什么的天然之美。

2、吴曾祺在《涵芬楼文谈》中说:“为贞女,虽偶然谈笑而不失其庄重之容;为淫女,虽故意矜持,时而露冶荡之态;为富贵女,虽不假修饰而衣履之间自具华美之气”。这段话描述了女人有一种为动作和装扮难以掩饰的气质。石头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静气、古气、拙气、清气、宝气、雅气,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神貌,鉴评者只能了然于心,难以言明。

王伯平:赏石,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3、英国批评家帕特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旨归”。韵,出自音乐,中国艺术以韵为要,也就是说有韵味的东西才是美的。圣桑说:“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韵味,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审美评价,其要义在于心领神会。玩味石头,咂摸的却是无法言说的心灵隐曲。

4、中国艺术惯用意象来代人立言,也就是用一些客观对应物来喻示和象征,比如松、梅、竹就分别代表了坚定、耐寒、空节的君子情操,这岁寒三友说了吗?没有,但它们总在皎皎地说。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说了吗?但又无不诉说着一肚皮不合时宜。瘦皱漏透说了吗?细嚼语义,实在是古代文人苦寒、孤独、旷达的命运宣言。

5、奇石从外到内包含了多重美感,难以用单一的词语来圈定它的丰富意义,古人提出了“诗无达诂”的审美见解。刘禹锡说:“长恨言语浅,不知人意深。”原来石之多义缘自人之多绪。

6、道之无和禅之空是事物的本体,本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不可言说的。要么以虚静之心去体验,要么用艺术载体来显露禅意、禅境。“山水以形媚道”,“石尤近于禅”都是以自然的方式诉说着神秘的奥义。

我在想,这个神秘的领域即指物,也指心。

王伯平:赏石,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作品名:虬曲  收藏:张亚平(浙江桐乡)

三、在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赏石,需要言说,需要文字,需要表达,需要交流,否则我们无法认知和提高。比如地质学、矿物学等,你不说我糊涂,你一说我明白。

赏石,又不可以言说,运用理性分析的思辨语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难言的模糊之美、形上之美只能心契和意会。

言说是一种美,不可言说也是一种美。于是,在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形成了一种表里关系,两者不可调和但又搂在一起,真是赏石之悖论。

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我徘我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王伯平:赏石,在言说和不可言说之间徘徊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7711.html/

(2)
上一篇 2019年7月29日 上午6:00
下一篇 2019年7月30日 上午10: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