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石非石大展帷幕的徐徐落下,各种诠释和解读展会、展品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影响力的震荡波肯定会持续点燃石界的热情。褒扬溢美之词固然令辛苦付出的主办方欣慰,但冷静思考仍显尤为必要,如何去理清未来发展脉络,以便重装上阵,再续辉煌,应当作为接下来的主题。
(智吉摄)
诚然,在汇石融通总经理张小闯先生发布的未来发展规划中,这些战略布局已经做出了详细规划。从我辈个人爱好者的角度出发,仍需加以有责任感的思考,以不负赏石者的一种担当。
有幸列席石非石高峰论坛,聆听了上海汽车交易所总裁、汇石融通高级顾问郑宇先生有关赏石产业发展思路的演讲,可谓振聋发聩,令我茅塞顿开。以前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在玩石头,从未从整个行业规划的高度去审视石头未来发展之路,这就是眼界的局限性吧。
论坛现场
郑宇先生提出了从赏石行业到赏石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包括:从企业、市场和竞争机制的角度分析赏石产业的组织构成;从专业分工、产业链合作和产业布局的角度分析赏石产业的结构优化与迭代;从人才培养、行业政策支持和政府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宏观与微观政策引导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行业管理角度分析了,如何去伪存真,利用市场原理,通过石非石大展、石王争霸赛和观赏石价格指数等手段,让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从而促进赏石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如此缜密的赏石产业规划体系,让我看到了产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同时也坦率地进行自我剖析。以前所关注的仅仅是一块石头的价格,一次展会的盛况,从未将视角扩展到行业发展的方向。诚然,作为赏石人个体,这也无可厚非。并且受传统文人思想的束缚,总是羞于言利。然而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谁也离不开赏石市场,这个利,不言自明。
(赵德奇摄)
只是经常从小我的角度出发,站在一石一物的得失上,去思考赏石交易与市场,往往有一种《卖炭翁》的心态,所谓“心忧炭贱愿天寒”。一方面,本着捡漏的心理,希望石头价格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淘到的宝贝都能迅速升值,卖出天价,即使我这样从未卖过石头的人,也希望自己手里的石头价值越高越好,否则虚荣心会因石友的低评而受伤。
(智吉摄)
但估计大家往往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理性、循序渐进、稳步提升的赏石价格体系,是未来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能够一直把石头玩下去,并且传承于子孙的基础。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谈到日本赏石,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而今已经垂垂老矣,多数是老年人在玩,石头也只能跻身在古董店的角落里蒙尘。我一直担心这种场景会在中国重演,毕竟我们都为石头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寄托。然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形势提醒我们,这种隐忧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古人教育我们,“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赏石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就是价格体系的建设,一个公认的良性发展的价格体系,需要我们通过思考与践行,去开掘发展,而且资源短缺与石市寒冬的各种声音不断提示我们,时不我待。
(智吉摄)
知易行难,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又为广大艺术品收藏界所接受的赏石价格体系,或者说价值认证的标准。目前看,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除了古石外,出现在主流艺术品拍卖平台上的赏石作品还属凤毛麟角,石头仍然是圈内人在玩的状态。
如何让圈内外的人都能够,认知和认可赏石的价值与价格呢?著名赏石理论家俞莹先生,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提出了,赏石与艺术品的比价效应理论。通俗一点说就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去换喜欢的石头,或者借鉴石头来创作艺术品,那么石头和这些艺术品就有价格的可比性。最典型的当属米芾的《研山铭》,是艺术品收藏中公认的精品,其每个字的价格都是所谓天价,而作者米芾最终用砚山来跟朋友换了宅地,那么它的价格就具备了与艺术品挂钩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就可以参考定价了。
米芾书法《研山铭》局部
如此说来,石头的价格还是离不开其艺术价值的比附性发掘。俞莹先生指出,没有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作品在中国的大展,就没有摩尔石今天的江湖地位,而亨利摩尔本身的收藏中就有石头,很大程度有创作上的借鉴关系,也奠定了摩尔石的价格认证基础。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不论从古至今,艺术审美的追求,才是石头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
亨利·摩尔1951年创作的青铜雕塑《倾斜的形象:节日》
那些流传有序的古石,之所以往往拍卖出天价,彰显的主要是其人文价值,也是一代代文人对石头精神、文化和艺术内涵追求和累积的结果,这一点只要了解赏石历史的人都会清楚,单单“瘦漏透皱”几个字就经历了千年的锤炼,方成为古典赏石圭臬。众所周知,离开苏东坡的《雪浪斋铭》和《雪浪石》七言长诗,那些黑质白章的石头,不过是太行山水间默默无闻的堆磊罢了。有了古代文人在艺术上的引领,才使得古典赏石成为大众认可的经典形象,大量出现在园林、建筑、雕塑和工艺品创作中,甚至民俗服饰、戏曲乃至年画等所表现的题材,连最民间的吉祥图案中都少不了“瘦漏透皱”的古石图案相伴。有了这种认知,大众对古代赏石的价格认可就顺理成章了。
雪浪石
所以说这条让大众认可赏石价值的路,古今一体,我们还是要坚持走下去,做下去。诚然,高瞻远瞩地产业布局规划,是汇石融通这样的行业翘楚所担当的重任,而非靠我辈一石一物能推进的。然而赏石发展,匹夫有责,我们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对赏石文化、艺术内涵的挖掘,深入进去,多做功课,也是为赏石价值和价格体系的建设与推广添砖加瓦。
“对话“(智吉摄)
石非石大展上,将赏石纳入生活艺术空间,已经为我们开启了一番赏石艺术表达的新天地。更为可喜的是,通过跨界融汇,吸引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将作品融入展览,共同参与展陈空间和作品的打造,这就使得赏石与其他艺术品深入融合,体现比价效应的手段更加丰富。也就契合了大展推出的,中国生活艺术的主题,为未来赏石走向大众的艺术生活奠定了基础。我辈玩石人,可以借此东风,将艺术修养与展陈手段,不断融入赏石活动,推陈出新,去向更多人宣传赏石之美,以此推进其价格认知体系的构建之路。
“为爱出山“(智吉摄)
最后,作为赏石人个体,推己及人,觉得大家最需要引起重视的,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并自觉运用于赏石之中,才是提升其艺术审美价值,乃至价格的不二法门。东坡作为赏石大家,绝非以赏石闻名于世,而是以其诗词书画的造诣和达观人生的态度,征服了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以他为榜样和价值典范。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现在许多人对苏东坡的记忆多停留在东坡肉的美味,生活味道倒是很浓,谈不上艺术空间了。
“我石“光影互动(智吉摄)
赏石也是如此,石非石大展如此震撼,绝非仅仅选择了国家大剧院作为会址,也不仅仅是几方名石的名人效应使然,而是策展人与一众收藏家、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思想高度一次集体爆发,才成就了如此高水准的视觉盛宴,其深层次的审美内涵和意境,值得观者去久久回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要将这种力量融入赏石价值和价格体系的建设,去推进赏石产业的发展,乃至赏石文化的代际传承,还需要千万个汇石融通这样的组织者去做大量的引领工作,我辈任重道远。
4月15日凌晨三点“石非石“撤展结束,所有展品离开国家大剧院
好在,石非石的脚步已经迈开,文化赏石的大幕已经拉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何以石非石?唯文与艺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何以“石非石”——后“石非石”时代的思考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