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捡旧书,忽然发现一本英文原版《Insectopedia》(《昆虫百科》),还是作者休•莱福士(Hugh Raffles)数年前送赠的签名本。这本有趣的书,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虫。如其中有篇是说蟋蟀的,莱福士引用了许多中国古今的有关史籍,包括采访了我的一位石友、斗养蟋蟀的高手、上海交大李世钧教授。该篇文章的题目也挺有意思——Generosity(the Happy Times):慷慨(快乐时光)。
《Insectopedia》(《昆虫百科》)书影
《Insectopedia》(《昆虫百科》)目录
休•莱福士是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从小在伦敦长大,从事过许多职业,后来从事写作研究,博学多闻,曾经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数年前,他准备撰写出版一本反映当代赏石与人类关系的专著,前后几次来华寻访藏家,寻找素材,曾经在沪与我探讨过有关当代赏石的一些话题。比如,他对于观赏石所谓的神韵、意境之说,无法理解。我解释说,这是东方(中华)赏石的一种独特密码,实际上表明了观赏石的鉴赏与传统诗词书画雕塑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是西方人所无法深入堂奥的,也是东方赏石(以岩石为主)与西方赏石(以矿晶化石为主)的区别所在。
广西大湾石“面壁”(枕石斋藏)
印象深刻的是,他很不明白为什么当今中国观赏石爱好者都喜欢象形石,而不喜欢抽象的。这在西方似乎不可理喻。言外之意是,玩抽象的更高级,玩象形的很初级。
灵璧石“清供”(王占东藏)
英石清供(赵德奇藏)
我解释说,其实玩抽象石我们是有上千年传统的,以瘦漏透皱形态为特征的古典赏石就是一种抽象艺术形式,这在当今西方学界早已认可。至于今天为何玩这类抽象类型的赏石者少见了,也许恰如美国已故中国“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um)曾经认为的,当代中国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文人石”(现代西方学界称古典赏石为“文人石”:Scholars’ Rocks),因为如今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人”了。如今大家喜欢象形石,是因为玩的是稀有,玩的是形成难度。因为观赏石更多的是没有主题的非具象石,象形的比例非常低,也更加雅俗共赏。我们先辈玩抽象石已经玩了上千年了,玩的太沉重,玩的太累了。如今自然应该玩的轻松一点,娱乐一点。
苏州留园五峰仙馆供置的一方清代灵璧石
这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观赏石究竟具象石好还是抽象石好?如果引申开来,具象艺术好呢还是抽象艺术好?相信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观赏石(具象石)与对应的真实物像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它很难像照相现实主义一样,能够维妙维肖地复制所表现的对象。所谓“画龙不点睛”,比如很多人物石,大多眉目不具,仅有外表轮廓而已。但人们并不觉得这是天大的遗憾。这在传统国画之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手法。
现代刘国松设色国画《面与线的对话》
现代赵无极油画《28.4.75》
严格来说,传统(国画)艺术中并没有抽象的形式,只有抽象的元素。如工笔、写意手法,都是属于具象的表现手法的,只不过前者注重形似,而后者更注重神似。写意中又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前者比较概括,后者比较具体。大写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造型大胆、夸张,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创造性、趣味性。但是很可惜,中国画的大写意到了“似与不似之间”时就点到为止,并没有直接发展到“不似”的纯抽象形式。比如齐白石就指责“不似为欺世”。而抽象艺术的精髓就是“不似”。
比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在绘画表现上既有工笔,又有写意;写意中也有大、小之别,两者并行不悖,但他并没有创作过一幅“不似”的抽象作品。他的工笔草虫,具体而微,栩栩如生;他的写意花卉,同样神韵俱在,精彩纷呈。很难说,这两者孰优孰劣。从艺术品市场的表现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齐白石的工笔草虫和写意花卉各有神采,各具特色
齐白石设色国画“拜石”
返观赏石界,虽然已经有了如内蒙戈壁石“雏鸡破壳”、“岁月”,包括最近的“猪八戒”等具象石被“评估”出了亿元“天价”,却没有曝出古典赏石、摩尔石类的抽象石创造出高价。显然,重具象而轻抽象(意象)而且一味求“似”,是目前赏石界有别于(绘画)艺术界的一个特点。当然,从形成难度的角度来看,似乎具象石比起抽象(意象)石来更显得不可思议。但如果就此无限地抬高其身价,似乎与赏石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形式的特点有背离之嫌。因为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意象),“似”、“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而已,同样具有艺术感染力。
内蒙戈壁石“十二生肖”之鸡(侯现林藏)
内蒙戈壁石“十二生肖”之鼠(侯现林藏)
从艺术起源上说,抽象(意象)艺术源于具象艺术,这需要赏石者具备相当的艺术涉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欣赏抽象艺术,往往需要像欣赏音乐一般的心态,也就是用心灵直接感受,倚赖直觉,无需辨识。比如对于梦,最使人不能忘怀甚至深受震撼的不是梦中发生的情节,而是梦的意境中所传达的气氛和情绪。你能够感受,但却不能言传。抽象艺术传达的就是气氛和情绪一类的体验,而不是形象或是主题。
亨利·摩尔1951年创作的青铜雕塑《倾斜的形象:节日》,2012年2月在伦敦拍出了1908万英镑(约合1.9亿元)
摩尔石名品“神雉”(徐伟崇藏)
形与神的关系,一直是传统造型和绘画艺术审美所关注的焦点。苏东坡曾云:“作画求形似,见与儿童邻。”毕竟艺术并非摄像(影),如果一味追求处处真实、笔笔准确,那未免有点“小儿科”了。如果我们将赏石视为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它的审美也应该服膺于形神兼备的艺术主张。特别是在表现有生命活力的物像(具象)时,有时候石头形态的细节逼真与否往往可以忽略不计,神韵有无乃是关键所在。包括抽象(意象)石,也特别需要注重神韵的问题。比如摩尔石,是以抽象造型为主的,很多似乎无法确定其表现主题,但却给人以一种震撼和回味。原因就在于,它不但与亨利·摩尔的雕塑有几分形似之处(但几乎找不到完全一样的物像),而且能够更神似于亨利·摩尔的雕塑。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亨利·摩尔创作的那些雕塑样式,摩尔石虽然也可能被石界所接受,但其“身价”决不会像现在那样如日中天(可以作比较的是,亨利·摩尔的雕塑拍卖最高价——不是评估价,已经上亿元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摩尔石并非抽象(意象)石,而是具象石——像亨利·摩尔雕塑的奇石。……
英国水松石山房主人藏室一角
一转眼,距离上次与休•莱福士一起探讨赏石话题已经快六年了,一直杳无音讯。不知道这位老外新书出版了没有,很是惦念,也很是期待。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