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派赏石说开去
并不产奇石的上海石界,近几年来声名雀起,硕果累累。一是名人多多,出现了徐文强、杜海鸥、俞莹、赵德奇等一些赏石名家。二是理论成果多多,著书立说,好成果不断。三是办展效果好,负面新闻少,不评金银奖,但展好石头,让石友们用口碑去评。(不得不佩服,上海人真是太聪明了。)四是形成了独立的海派赏石风格,并得到石界多数石友们的认可。五是走在全国石界前列,影响深远。
海派赏石风格正如年初新当选的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会长杜海鸥先生总结的:“海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 相比较而言,京城石界在这些年就显得落后了许多。曾经一度沸沸扬扬的“中华XX名石”评选闹剧现在也不了了之了。给我的印象是上海石界总体来说既团结又比较务实。不像北京石界某些曾经“有头有脸”的人物,志大才疏,忽悠石友,四处插足搞小圈子、弄小动作,到头来栽跟头自然是难免的。
上海人从语言到习俗都属于典型的江南文化。从明清以来又多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既阴柔又多张扬。关注细节又不失大气。海派过去注重传统赏石,对底座研究颇多,其特点是用精雕细作来衬托主题。近年来随着石界赏石置景和小品组合石的流行,海派小品赏石艺术又走到了石界赏石潮流的前列。小品赏石艺术形式是把底座、置景、组合、题名等多种艺术形式揉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性的产生出了一种新的赏石艺术形式。这种赏石形式似乎已经脱离了先发现后表达的赏石活动规律,的确值得研究。
赏石置景艺术原本源于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虽然有赏石理念更新的因素,但同时也是赏石资源匮乏的产物。小品组合的应运而生,其实仍然是赏石资源缺失的结果。大石头没有了,就只能玩些小石头。尤其海外石如马料的出现,都为赏石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我们都知道上海不产石头,凡产石头的地方都易受“家乡的月亮最圆”之观念束缚,而不产石头的地方,就没有任何束缚。加之上海又是现代化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沿,海外文化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所以,带有创新理念的小品组合形式就在这里应运而生。
随着今年上海石展的举行,关于传统赏石与当代赏石文化差异的话题也多了起来。那么,差异到底在哪里?在我看来其根本的差异则是,传统赏石是“以石为本”,而当代赏石则“以人为本”。以石为本的精髓是人文赏石,以人为本的核心则是商业赏石。何以见得呢?前几天,上海著名赏石家徐文强先生在一篇题名为《有要求才能有高度》的文章后边加注:这里所说的“奇石”是素材,“赏石”是作品。“奇石是观赏石的素材”,“观赏石是赏石家的作品”。这种论调最早是由《中华第一肉石》的拥有者于瑞军先生提出来的。于先生关于“素材”的概念,当然是指所有奇石。而徐先生的“这里”又是指的哪里我却不得而知。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像柳州赏石名家张卫先生那样,把奇石说成是“低级的原材料”,然而仍然否定了奇石自身的艺术价值,使人凌驾于石之上,将石视为人之玩物。
将奇石称之为“素材”,把赏石称为“作品”,也就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赏石观念。因为从古代一直到近代的赏石家和一些造诣颇深的赏石理论家,从来也没有谁这么讲过。相反则是尊石为师,赏石悟道,故有“米芾拜石”之典故的出现。而一些当代赏石家则不然,完全是一副凌驾于奇石之上的态势,让石听命于我,将上天之功归为己有。众所周知,素材是艺术创作的前提,作品是艺术家的产物。从对奇石进行商业化的精心包装打扮开始,到进一步衍生出来这种似是而非的赏石“新理论”,才是古今赏石文化的根本差别。
赏石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石奇在前,人赏在后;也即先发现,后表达(也有文章将其表述为“先发现,后表现”或“先发现,再选择”),这是从古至今所有赏石活动的基本规律。凡是爱好赏玩石头的人都知道,奇石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石头,否则就不会对赏玩者产生任何吸引力。无论单品石还是组合石,每方奇石自身都存在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是自然天成的。当它没有被人发现时,如同黄金一样,是作为自然物存在的。可一旦被发现,它的艺术价值马上就体现出来。赏石的全部过程,其实就是人们表达和表现或者说是展示奇石艺术价值的过程。
组合石只是赏石的一种形式或一种流派。组合石的特点是组合,其艺术形式则因组合而形成。它与单品赏石的区别是通过组合可以演示出单品石艺术形式之外的内容,即通过几方或多方单品小型奇石的组合来演示赏石者想表达的内容。每方单品小奇石则充当了一个演员的角色。这种形式的出现的确大大拓宽了赏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得赏石文化更加形式化,多样化。但是组合石仍然离不开每方单品石的艺术形式,这一点确也毋庸置疑。此外,普通石头(包括任何物品)经过艺术组合后也可以产生一种艺术形式(比如用鹅卵石铺设图案,利用石头进行贴画等等),但它们却不是赏石组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赏石中的组合石,仍然没有背离先发现后表达的赏石活动规律。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低级的原材料”、“素材”、“作品”、“创作”等字眼,为什么会屡屡出现于当代一些赏石名家的文章及书刊中?难道的确是他们实践经验多的结果吗?似乎又不完全是。我思来想去发现可能主要源于以下两个现实,一个是古代赏石家如苏轼、米芾、郑板桥等人都是大艺术家,而赏石只是他们的一种业余爱好。而当代一些赏石家也就是会玩玩石头,并无其它艺术成就,且都是靠“玩石”出名的,并不为人们认可为艺术家。如果把奇石视之为“素材”,将赏石当成了他们的作品,是否就能够顺理成章的成了“艺术家”了呢?二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真正艺术家们的作品现在都是天价,非常受艺术品市场的欢迎。而现在的一些赏石家们玩了大半辈子石头,很想把他们的石头也弄成天价,可艺术品市场就是不认可,大门紧闭。无奈之下就想通过对奇石的包装打扮,并把观赏石说成是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同时又偷换概念的弄出来一些所谓赏石“新理论”,企图以此种手段来敲开艺术品市场的大门。
这些赏石家们的这种“谋略”,如果能够改变这两个现实的话,当然会名利双丰收,又何乐而不为呢。这种“一石二鸟”之计,的确是很高明。
人们爱石心切,遇到好石头,多花点心思且有财力的话,将其装扮得漂亮点本也无可厚非,俗话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嘛。但请各位赏石大家们在天然艺术品面前还是要慎言一些,切不要动不动就将其称之为“低级的原材料”、“素材”、“作品”什么的;因为天公造物,天雕神艺的奇石可不是你的菜……!
赵德奇先生说的好:“石头是天下人的,归根结底不是你的,只有你对石头的热爱和感悟,你可以带走。”
请也不要再说什么“天人合一艺术品”之类的话来忽悠人了。既然是天人合一,为什么奇石就又成“素材”了呢?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头不能说话,当然我们怎么去对待它,它都会默默无语……
高品位的赏石是极简,不但不是加法,反而应该是减法。只有商业化赏石才弄得那么繁杂,才需要包装打扮,才可了劲的给奇石附加那么多东西。那么请问这是赏石呢还是在卖石呢?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歪理一旦被石界认可为“正理”,不难想象,观赏石越来越会被打扮的不伦不类;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玩不起石头。
让人感叹的是,石界许多人非但没有像老电影《霓红灯下的哨兵》一样,保持住那份赏石的初心;相反,己经被那些眼花瞭乱的包装弄乱了赏石的心境……!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6997.html/